作为一个接触思维导图三年的人来说,深知学习了导图给我的生活和思维带来的变化,所以在2017年7月17日心血来潮(为什么是2017年7月17日,因为7是我的幸运数字,琴琴谐音七七,我是一个吃货,方言“吃”就是七啦),决定开始思维导图百日计划,一是为现在的工作服务,多积累素材,毕竟导图这样的工具,不练就会生疏;二是为自己日后细细回想能有故事告诉我的学生也好,子女也好,我坚持过这样的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三嘛,跟自己死磕,一点点实现自己曾经吹过的那些牛X啊!
我选择在简书记录这个计划的点滴,一是让我这个行动可以留下足迹,二是满足我这个凡人小小的虚荣心,希望有人关注,并且喜欢,化成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第二幅主题】:《思维导图读书》
【主干】:1、关于读书;清代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当中就有这样的描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境界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境界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读书还有三种类型,一是积累性读书,不管这本书是不是你需要的,你都要拿来翻一翻,也许就浏览到自己需要的内容,万不可看书的封面就一味否决了全书。并且现在碎片化时间多,拿来做一些积累性的阅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二是目的性阅读,带着目的去阅读就不会陷入漫无目的中,真正吸收到有用的信息。而用思维导图绘制读书笔记时,要有主动性,将书中的核心知识点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真正的活学活用。三是习惯性阅读,比如我之前第一遍背诵整本国学《道德经》之时,只是非常粗浅的理解了字面意思,而之后反反复复阅读,学习前人的智慧结晶,吸收思想精华,现在不敢轻易说懂,但肯定是比初见之时要更能体悟圣贤的书籍。
2、记忆重点;作为学生或者工作人士,在阅读一些需要记忆的素材时,可以采取这样的阅读步骤:a、评估材料:看看需要记忆的材料的难易程度。b、选择技巧:运用记忆法和思维导图;c、明确重点;d、巧记笔记;e、检查回顾;f、学以致用。
3、方法;思维导图读书法:自上而下阅读:书名、章节、内容、自下而上归纳:关键词、归纳总结、内容。
在学生时代,不管是看书还是复习课本,都是从第一章开始阅读和复习,每一次都从头开始,所以前几章可能再熟悉不过,后面总是难免草草了事,有了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之后,提取出的关键词来做总结归纳,不仅逻辑清晰,并且便于记忆,复习起来也高效至极。在一些难以理解和记忆的地方配上小插图,加上一个记忆的线索,只要稍加用心,便能记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