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了《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第七章。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一个人的人格就是这个人过去所有人生体验的总和。如果我们想结束那些不幸的事情对我们的影响,从而令自己的心灵获得自由,我们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那就是接受!
所谓接受,即直面我们人生中的所有真相,深深地懂得,任何事实一旦发生就不可更改,而且不管多么亲密的人,我们都不能指望他们为自己而改变。学会接受之后,我们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深深地懂得,自己才是自己问题的答案。由此,我们开始努力改变自己,并最终获得更大的自由。
那我们要接受些什么呢?第一我们要接受过去。很多人都会觉得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有一对什么样的父母,很可能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其实父母,不仅是我们物质生命的给予者和保护者,也是我们心灵生命最重要的影响者之一。好的父母,未必能很好地满足我们的物质需要,但一定会给我们健康的心灵。糟糕的父母,可能会很好地满足我们的物质需要,却会给我们留下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不过,糟糕的父母之所以会让我们形成心理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不愿意接受一个事实——我们的父母不够好,我们幻想自己应该有更好的父母,我们甚至会尝试去改变自己的父母。然而,这种改变的努力注定会失败。因为,除非父母自己意识到,他们的教养方式有问题必须改变,那样改变才有可能发生。极少有父母会因为孩子要求他们改变而改变。
第二我们要接受当下。渴望改造别人,其实是一种自恋状态。
这不难理解,因为我们或多或少都是自恋的,而年龄越小,这种自恋就越严重。其实我们不只是在童年才自恋,长大了也一样会自恋。并且,童年越缺乏爱的孩子,长大后会越容易自恋。这时候,我们会以为,自己特别强大,特别有力量,可以很自由地做很多事情。但是,当我们自恋地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会忽视很多重要的信息。
第三我们要接受悲伤。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尽可能伪装得不悲伤。但没有悲伤,我们就无法与悲惨往事做一个告别。给大家举个例子:我的父亲是在我13岁的时去世的,那时候我还不懂事,也不明白什么叫死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在我心里,我是很依赖父亲的,每当遇到不好的事情,我都会在心里祈求父亲可以帮助我,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我的内心,我父亲并没有去世。直到今年的6月1日,我参加了觉醒之旅,听队友分享,了解到一个不到2岁的小女孩都能直面父亲的死亡时,我得到了很深的感悟。我觉得我必须接受父亲去世的事实。只有这样我才能从失去父亲的伤痛中走出来。其他任何办法,都做不到这一点。
第四我们要接受愤怒。愤怒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别人对你侵犯得太厉害了,你要告诉对方:停!你不能再侵入我的空间。但是,因为愤怒是最容易伤害别人的,所以我们很容易拒绝愤怒。尤其是在家里,我们最容易抵制愤怒。因为,我们会想,既然你爱家人,怎么能对家人愤怒呢?然而,无论多么至亲挚爱,假若另一个人不尊重你,经常指挥你、控制你,你一样会愤怒。
第五我们要接受内疚。内疚本来是一个信号,告诉你,某个关系的付出与接受已经失去了平衡,需要调整了。但是,内疚的感受是如此不舒服,所以很多人渴望自己对亲朋好友一定做到“仁至义尽”,甚至还要求自己对所有人都做到这一点。然而,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其实就是把你内疚的感受转嫁给了你的亲人或其他人。一个心理学家说,拒绝某一种情感的人,势必会拒绝所有的情感。所以,那些从来都是“仁至义尽”的好人,因为他们拒绝了内疚,结果就是,他们也顺带着拒绝了所有的情感。
第六我们要接受恐惧。与悲伤、愤怒和内疚一样,恐惧也是一个非常不讨人喜欢的情绪。并且,它比其他负性情绪更令人讨厌,因为它把我们打入了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但是,最不讨人喜欢的恐惧,其实有着最重要的价值。只有恐惧,才能强有力地打破我们的自恋状态,告诉我们:你,真的很渺小;你,必须放弃一些虚假的自大,而去寻找真正重要的东西。
第七我们要接受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最令人讨厌的恐惧其实就是在警示我们,人啊,你不能自恋到以为一个人就OK了,你必须寻找你的另一半,必须和另一个人建立起深深的情感关系。假若你一直自大而孤独,那么恐惧就会一直袭击你,直到你真正能听懂恐惧的提示,并顺从关系为止。真而纯的情绪,是源自当下的情绪,它在提示我们,你现在欠缺什么,你现在应当弥补什么。由此,不管这真而纯的情绪是什么,我们都必须尊重它、接受它,并听从它的指引,从而让我们走上心灵成长之路。自由与接受,看似是一对矛盾。因为我们一般的观念会认为,自由是积极进取的,是展现自己的力量,而接受是消极的。但是,积极的自由观很容易夸大个人的力量,而忽视我们存在的卑微性。假若你明白了自己存在的卑微性,你会明白,你越懂得接受,你的心灵所享有的自由度就越高。
宽容自己,才能宽以待人,很多人生哲理,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很难做到,甚至做不到,因为超出了人类能力的范围。再如,“理解万岁”成了一句最响亮的口号,这也是因为,理解太难。“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也属于这一类看起来很美的人生哲理。这个哲理,违反了一个最基本的心理学道理:一个人外部的人际关系,是他的内在关系模式的展现。按照这个道理,一个对自己太苛刻的人,很难做到宽以待人。武志红老师其实是反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矛盾的哲理,他更喜欢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说法:自我实现者,一方面是疾恶如仇,另一方面是对人性的脆弱抱以深深的同情。
其实我们都会逃避爱。只要让一个人沉静下来,也就是说,让一个人的身体放松下来,他就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真实的感受了。比方说,体验爱。很多女孩子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所以男友对她好时她,才有了压力,于是产生了想逃走的动力。但是,她又觉得自己不能对男友讲出想逃走的动力,结果转而成了总是看男友不顺眼,觉得他做事不成熟,和他在一起吃饭时才不能下咽。
父母要学习应和一下孩子的节奏。吉利根老师有一个形象的形容,他说,孩子有任何表达的时候,他会有一个节奏,譬如“啦,啦,啦”,那么父母可以回以同样的节奏“啦,啦,啦”,这种韵律的共鸣,会在父母与孩子间形成一个场,如此一来,感受不光是在孩子身上流动,更会在父母与孩子的这个关系场中流动。这听起来很简单,其实是一个很深的道理。我们的管道之所以能保持畅通,是因为我们发现这样子可以被别人接受;我们的管道之所以关闭,是因为我们觉得这样子别人不会接受。其实需要、欲望与感受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当我们只是简单地将需要阉割掉时,我们只是在心中筑了很多大坝,不让需要很好地流动。这样做时,需要其实并没有消失,它只是被压抑,并且一定会通过种种方式进行表达,而这种表达还一定伴随着一种感触——这样做是有罪的。一旦父母的需要处于严重压抑状态,那么父母既可能同样压抑孩子的需要,也可能会过度满足孩子的需要,但同时又将“需要有罪”的感觉传递给孩子——“你的需要被满足了,所以你是有罪的”。结果,孩子真的会以有罪的方式追求需要的满足。这在我们国家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方式,比如:父母很节俭,攒下了蛮大一份家业,但孩子很奢侈,很快败掉了家业。这样的败家子,几乎都有一个前提——父母对他们是过度溺爱的。父母压抑了自己的需要,但却过度满足孩子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父母通过种种微妙的方式向孩子传递了一种感觉——你是有罪的。所以,我们必须学习疏通自己的管道。
金句:
1、人格的自由很重要,它是我们的独立之本、健康之泉,也是我们创造力的基石。
2、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一个人的人格就是这个人过去所有人生体验的总和。
3、所谓接受,即直面我们人生中的所有真相,深深地懂得,任何事实一旦发生就不可更改,而且不管多么亲密的人,我们都不能指望他们为自己而改变。
4、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说法:自我实现者,一方面是疾恶如仇,另一方面是对人性的脆弱抱以深深的同情。
5、一旦父母的需要处于严重压抑状态,那么父母既可能同样压抑孩子的需要,也可能会过度满足孩子的需要,但同时又将“需要有罪”的感觉传递给孩子——“你的需要被满足了,所以你是有罪的”。
日签:学会接受之后,我们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深深地懂得,自己才是自己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