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对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学习之后展开的,且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此时,理解折线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体会其独特功能,并能解释折线统计图表达的意义,根据结果对事件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是学习的重点。在此过程中,感受数据的力量,体会数据不仅蕴藏着很多信息,且数据的统计表达也有其随机性,对数据产生亲近感,发展数据意识是关键。
教学前应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价值?如何在折线统计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
我的思考是:采用学生熟悉的商场购物某种货物每个月的销售数量变化这一情境,让学生在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的过程中,感受其变化,思考其变化的规律,体会用线连接起来后,折线的本质是帮助清晰地表达变化趋势,体现连续性。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第一,让学生在统计数据的过程中,感受到数据的变化对于后期进货的数量规划起着很好的指导作用,体会统计数据的价值;同时,在对数据连续发性的变化之中,规划未来,反思大数据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判断,少量数据可能带来特殊事件,进一步产生对数据的亲近感,数据意识渐渐植入学生头脑。
阅读了吴老师的教学设计,发现她是这样来思考,层层递进发展学生数据意识的。第一步,通过对甲、乙、丙三人选谁去参赛的问题讨论,体会数据是判断并确定人选的最佳标准。于是,对三人一周内发点球的进球数量进行收集、整理到统计表中,从总数、平均数两个不同的角度,学生作出了判断,但最后提出,不能靠拍脑袋来决定,渗透调查研究、寻求数据、依靠数据判断的自觉,感受数据的价值与力量。第二步,在折线统计图的半成品呈现中,学生自主绘制统计图,全班交流完善统计图,体会从条形统计图到折线统计图的过渡,然后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趋势,对三个人选谁去参加再次进行判断与推理,每个人观察角度不同,判断的理由也不同,分别从观察一周进球的稳定性出发、进球数不断提升具有极强的潜力、进球数出现最高值定人,互相不能说服对方。此过程中,将数据用直线连接起来,让零散的数据有了连续性,突出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多少,还能表示数量增减变化趋势”的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人们能从连续的数据中获得信息,并依据自己的思维作出较为客观合理的判断。真正领会到统计图是对数据的直观、形象表达。但是一周的数据分析就能说明真正的问题吗?很明显不是的,只有数据更加充分,依据结果所作出的决策才会更加准确。于是继续补充一周的进球数量,在观察与分析中进一步体会数据是分析决断的重要依据,根据数据人们可以相对较准确的提出自己的见解。第三步就是让学生在对大数据进行最终决断的过程中,感受数据的力量,渗透数据判断不一定有相同的结果,判断并无正确错误之分,只有数据越多,决策才会越靠谱,理解数据的随机性,增进对数据的亲切感,发展学生的数据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