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第九部分“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提出了“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为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市委工作任务要求,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推动人才资源力量向高质量发展聚焦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乡村振兴重点在产业,核心在人才,人才是乡村振兴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乡村振兴的各方面都需要人才来实施,更需要人才来创新发展,只有产业兴旺和人才振兴同频共振,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乡村活力,更好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地见效,生根发芽。
以产业为基础,在“留”字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种植,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根本路径,引导农业企业创建地域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农产品精深加工成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导力量,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就业,为乡村人才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让乡村本土人才留得住。
以基地为支撑,在“育”字上求实效。基层农村是创新创业的广阔天地,是青年成才的摇篮,提升乡村青年人才技能是将他们留下来、培育好、干得好的关键,充分利用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示范园、高校研学产教育基地等,有针对性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精勤农民培训工程,培育一批农村人才,以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乡村人才素质和提高技术能力。
以资源为禀赋,在“用”字上做文章。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作用,用好发挥致富带头人,通过致富能手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带动引领作用,用好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智力,加强对接区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和涉农院校,通过大湾区专家教授培育更多本土的“土专家”“田秀才”,用好农村工匠专业技能人才,发挥农村工匠传统工艺和手工业技能型人才作用,在弘扬传统优质文化的基础上,挖掘好当地特色产业,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提升乡村振兴中的人才吸引力,在人才育用留上下功夫、求实效,推进乡村振兴的步伐不断加大,乡村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