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长安,盛世长安。从小到大,我就觉得长安这个地名取的真好。一世长安,安定永恒。当年的大唐盛世,长安到底是何模样。在这个流量为王和宣传号营销的时代,还有多少文化和历史的守望者、继承者,能够静心耕耘和细品我们的“过去”。
长安三万里,这个三万里不止是长安的疆域辽阔,更指向了大唐文化影响深远。大家说这是一部纪实类的人物传记,不错,它像一部正剧,与其说是动画,不如说是正剧。它没有为了迎合市场口味而放弃严肃与端庄,反而是在细微处精心雕琢历史感,无论是帘幕后边的身影,还是人物的衣着服饰,都尽显大唐风采。
这个时代,更多看电影的人追求的是感官的刺激和三观的震撼。仿佛突破传统就是个性,仿佛颠覆规则就是新颖。但所幸,百花齐放的电影界,总有默默耕耘,砥砺传承文化的电影人。他们剧组在宣传时回应记者时说他们请不起流量明星来帮忙,但李白、杜甫、高适这些大唐明星,是真正的文化明星。高适半生不遇,耿直谨慎,晚年才有机会用高家枪法一展报国。这个从少年时代家道落败、父母双亡的人,很是让人触怀。通过电影,通过高适,我也窥见了李白的一生,那个没有机会却能闻名于世的谪仙人,仅是在电影中,我也能感受到历史中这位诗仙的存在。电影不讲诗人情谊,却着重于不同文人墨客,甚至还有女子的报国之志。在那个有门户之见的时代,没人举荐,无家世傍身,即使有才华,也入世唯艰。那些人若身处这个时代,可能就不会有憾。但正如高适所说:即使遗憾,却一样精彩。
这部电影的参与者和制作者,就像历史上的高适一样,默默无闻、低调耿直。中国文化历史上,只有一个李白,那个让所有文人向往的诗仙。但却有许许多多的高适,没有几个人真正的了解高适,他是唐朝最显贵,唯一封侯的诗人。高适的人生大部分在蛰伏,在自我勤勉,在默默耕耘。不像李白大起大落,一生恣肆。但在电影中,高适的“成功”是带有李白的成功的。很多东西、很多话语、很多鼓励。面对青年口吃的高适,知道他说自己文采不行,作诗不会。李白大笑道:高兄,你心中的一团锦绣,总有出口的一天。在那一刻,我是有触动的。而电影里的高适,听后也是浑身一颤,眼眸里波涛翻涌。
高适,他让我震撼的是面对社会的种种不公,面对强敌,面对临时受命,他的镇定谨慎,真的是他多年蛰伏的沉稳。宁做最好的自己,不做更好的他人。对高适而言,生的意义在于一颗隐忍以致远的内核。他的致远,是家国大义,从少年时光耀家门的夙愿,到老时一人一马回归故里,那个时代,心怀天下的诗人,又何止他一人。还有高适作为节度使,和永王对峙的时候,他沉静的听完永王造反部队的动向,开口说道:永王真是谋大而志弱啊。他清晰的分析出永王本质懦弱,无王者之果敢,不能让天下英雄归心。偏偏那时,李白投靠了永王,也因此被牵连下狱。
诗歌拯救不了时代,但真正的英雄和团结的人民可以。这部电影,让我对边塞诗人改观了。从前觉得边塞诗人身处荒凉之地,诗歌里没有繁花似锦、花前月下,不够唯美。但现在我更敬佩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之涣等,他们是时代的一面镜子。自古以来,能文能武的人不少,但是身为武将文学又好的人很难得,有高适、范仲淹,还有“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的辛弃疾,他们的人生都有遗憾,但也能青史留名。
再来谈谈,“怀才不遇”这个主题。其实电影里,李白就算是决定出世,最后也还是去帮助永王叛乱。在李白狂傲不羁的心里,还是有入世之志的。科举让世间士子有了一座桥,这座桥却挤满了千军万马,在这其中的人用尽终生的时间拼的头破血流,有的中途落水、有的搁浅戈滩。有些人因为出身,没有机会参加科举,只能行卷。但行卷岂是为寒门子弟所开?儒家文化浸淫下的人生理想和官宦文化的冲突、文人的个人气质与政治大局谋略的不对等,这都是文人“怀才不遇”的根源。诗在,文化就在。如果你耐得住心去看,对这段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真的很不错,会有共鸣。如果你喜欢热血和激情类的,那可能不适合。它像一杯茶,需要品味,需要回甘。
你本可以追寻文化的深度,却因为爱,而困于人心的浅薄。要知道,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多背背诗歌吧,多看看历史吧,不是你血液里流淌着中国的血,你才是中国人,而是你在书中、在电影中看到的,或者在生活中看到中国的文化和现代的成就时,心中油然而起的自豪感,你才是真正的中国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修,当你能脱口而出心中的一团锦绣时,那才是你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