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女儿的一个同学由于频频犯错,妈妈想到一个惩罚她的办法,让她晚上在家长微信群里给班主任老师发语音道歉。
听着孩子那稚气未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讲述她所犯的错误(无非是忘交作业,漏写作业,上课讲话之类的),最后表示今后一定要认真改正错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虽说不是我的孩子,但听完这语音,我的心里却莫名地难过。后来有几位妈妈在群里对孩子妈妈说,听到这孩子的声音,感觉自己很心酸,心痛。想必孩子也认识到自己错了,妈妈要原谅她。
孩子妈妈说近期她表现不佳,自己无奈之下才想出了这么个惩罚她的办法。希望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不会再犯。
闻听此言,我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省城读书时,舅舅带我去动物园玩。关于这个动物园,其它我都忘光了,唯一记得的是一群猴子。
马戏表演开始了,只见驯兽师挥舞着鞭子,带着一只小猴子进场了。小猴子手里推着一辆小单车。开始是推着车绕场子走,随着驯兽师一挥鞭子,小猴子纵身上车,踩着脚踏板开始前进,绕着舞台兜起圈子来。台下掌声雷动。于是第二只,第三只猴子接着上台来,最后有了一群骑单车的猴子。它们绕着舞台不停转圈圈,边骑车边对着观众不停做鬼脸。间或有猴子不小心连猴带车摔倒了,驯兽师立马挥舞着鞭子冲过去,作势要打它。倒地的猴子面露惊恐之色,一边狼狈地推着车子跑,一边瞅准机会赶快跳上车子继续前进。那滑稽可笑的样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真是萌翻了全场。
可是孩子就是孩子,不是动物园的猴子。或许她也会像那群畏惧鞭子的猴子一样,暂时顺从家长的意志。可是她心里一定不服气,想着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揪出来批斗,这真是一件颜面扫地的事情。自己的所作所为被其他家长知道了,这群成年人又会在背后怎样嘲笑自己。
因此,要求孩子当众道歉的效果很可能适得其反。虽说才小学四年级,但自我意识早已萌生并且很强烈。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比起驯兽师那皮鞭的威力来,破坏力可强多了。它直接打在了孩子的心里,自尊心碎了一地。以后是无论是变得自卑脆弱,还是没脸没皮,那都不意外。
这次事件不是偶然性的,从以前的接触中我就发现,这位妈妈好像是孔雀型人格,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记得孩子上一年级时,有一次大家一起去一个西点培训中心学做饼干和蛋挞。快下课时,市电视台的记者们过来采访了。这位妈妈不停地怂恿女儿去摄影师的镜头底下露一手。女儿不愿意,她就在旁边不停地温言相劝,边说边推她过去。女儿红着脸紧张地过去了,做了饼干,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妈妈就露出了胜利的开心的笑。可是等摄影师和记者们一走,这孩子就气愤地把一团面往案板上狠狠一甩,嘴巴高高噘起。可见心里有多么不情愿。
除此之外,平时这孩子有什么表演,不管是在香港还是在本市,妈妈都及时把照片视频发到家长群来,赢得一片叫好声。大家都夸这孩子多才多艺,是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好苗子。妈妈则谦虚地回复几句。
可是女儿告诉我说,平时在学校里很少看到这个同学笑,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我想,一个缺乏自由,感受不到被尊重的孩子,是很难笑得起来的。
这种孔雀型人格的家长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一到逢年过节,家庭聚会时,就会有大人对自己孩子说:来来来,给叔叔阿姨表演一下你新学的舞蹈。来来来,给大家背几首唐诗。来来来……
有时也会难得地听到一部分家长这样说:表演什么?我的孩子学习才艺是为了丰富他的生活,增长他的见识。又不是马戏团的猴子,学了点本事供大家观赏。
是啊,孩子就是孩子,既不是马戏团的猴子,也不是家长的附属,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拥有自由意志的人。我们要像对待成年人一样,给予他一份尊重。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不是粗暴干预和强硬施压,而是想办法点燃他自身内在的发动机,激励他自觉前进。
如此,孩子就真的像个孩子了,而不是像马戏团里惧怕鞭子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