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夏,炎热的中午蝉鸣震耳欲聋。31岁的炼钢厂工人李建华手里提着一个红色的塑料袋子走回家去,袋子里装着一块巴掌大的蛋糕,装着李建华简单的喜悦和期待。夏天的蝉期待着它的爱情,而李建华期待着妻子幸福的笑容。
他不懂什么是爱情,也不懂怎么表达心中的爱意,他唯一知道的是他想看到妻子开心的笑容,那让他觉得很满足。
他和妻子秋燕已经结婚已经十年了,这十年过得平平淡淡,妻子总是勤劳周到地照顾着一家六口人的生活起居,照顾着他的精神世界,给了他无穷无尽的力量撑起了整个家。
他爱他的妻子,但却不会表达。
他是一个粗枝大叶的糙汉子,长得很高大,虽然有点瘦,但骨头粗大看上去很壮实,就像钢铁一般。
从前的他不懂得温柔是什么,爱是什么,他只懂得劳动和光荣,只爱劳动和光荣,从来没想过会爱上谁。
就连家里人给介绍对象时,他也只是觉得对方看起来很勤劳忠肯就答应了婚事。
李建华妻子是一个温柔懂事的文化人,因为高考那几天连续发着41度的高烧所以落榜了,弟弟妹妹小,家里也负担不起她继续读书了。懂事的她最擅长的便是接受,便理所当然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后来家里人给她介绍了门亲事,她一看见高高瘦瘦却憨厚壮实的李建华心里便觉得很踏实,她觉得或许这就是她的命运吧,于是她选择了坦然地接受,也没多想就同意了那门亲事。
两人结婚后就像角色扮演般各自扮演着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就像工厂里分工合作的同事,各自有各自要承担的任务而已,谁也没曾想自己会爱上对方。
可是时间会让人逐渐懂得爱是什么。
妻子是个读书人,她的婚姻没有像诗词散文里写的那样浪漫动人,也不像爱情电影里上演的那样轰轰烈烈。但她是一个善于接受的女人,从她踏入李家大门开始,就把李家当成了自己的新家,她觉得自己必须爱这个家。
虽然她的丈夫是个钢铁一般的憨厚直男,不曾许过她山盟海誓,不曾送过她玫瑰鲜花,不曾带她欣赏过浪漫的电影。但她还是毫无保留地接受了他,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全心全意地爱着这个憨厚而不懂浪漫的直男。
准确地说她爱他,更像爱自己的一个大孩子,爱一个相伴她的同路人。
而在刚开始的时候,李建华确实只是把妻子当作一个特殊的同事。但渐渐的,在妻子的温柔照顾下,李建华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有人关心他冷不冷,饿不饿,痛不痛,给他带来了从所未有的幸福感。渐渐的,他对妻子产生了些微妙的依赖。渐渐的,钢铁的心融化了,开始有了柔软和脆弱。他不懂他这是怎么了,他这是爱上了自己的妻子。
但他又觉得自己只是秋燕的丈夫,应该承担的只是起家庭的责任,保护他的家人。所以他不敢表达对妻子的爱,怕违背了他在别人眼里他的“角色设定”。
于是他总是偷偷地想办法可以让妻子开心,他想看见妻子的笑容,却又担心被人发现。
所以今天厂里发了一块奶油蛋糕,他都舍不得吃,他想带回家给妻子,换取她的一点开心和笑容。
李建华怀揣着满满的喜悦终于回到了家里。一进门就看见妻子在院子里晾着衣服,看见只有妻子一个人,李建华木讷地对着妻子笑了笑,像个笨拙的孩子。
妻子也对着归来的丈夫低下眉,温和地笑了笑,在她眼里,李建华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建华,中午回来吃饭吗?我去给再给你多炒几个菜,中午不能喝酒了、啊。”妻子说着转身要走向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