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幸运!
跟沃伦·巴菲特、比尔·盖茨和马丁·路德·金是同一类人格的人。
1
我是典型的内向型人格。
在朋友圈里,我是最好的倾听者,基本上不会主动去插话。
因为不知道说什么、声音又比较小,所以经常被忽略。
开会让我发个言,简直是要我的命!
心跳加速、全身冒汗、思维短路、声音发颤;
完全不知道说什么好,有一种要窒息的感觉。
就算事先准备好了,也会减短发言时间,三言两语提前结束。
领导安排工作,心里觉得不合理,
也不会去拒绝,只会自己暗暗生气。
有一次被安排去拖楼道,心里委屈,也不会把不满表露出来。
工作中,因为不善于表达、恐惧与人交流,
也失去了好几次上升的机会。
生活中,越来越怕与人交流。
自己知道必须走出去,但内心的恐惧又阻止自己。
就这样,越来越没自信,越来越孤僻,越来越多愁善感。
常常因为别人一个无心的眼神、一句无心的话, 辗转反侧好几天。
这种情况持续了好长时候,甚至影响了与家人的关系。
感恩,遇到一个老师,教我一个方法:
试着先打开自己的内心,
不要让焦虑的情绪把自己关闭起来。
从关注身边最小的美好开始:
一片树叶的形状,一朵小花的颜色、香味……
怀着感恩的心,去感受:
一个无心的微笑,一个帮你拉门的善举;
……
告诉我:先补充自己内心能量,才有力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2
试着改变。
第一次鼓起勇气主动申请在小组上发言,
私底下花了好长时间准备发言稿,
并且在家练习了好多遍。
虽然最后也没按发言稿完全说完,
但至少克服内心的恐惧,迈出了第一步。
现在再发言,也会紧张,
也会出现跳过内容、缩短发言时间的情况,
但一次比一次放松,一次比一次好。
平时,也关注一些时事、明星八卦,
跟朋友、同事在一起的时候作为交谈的话题。
但是,坚决不参与同事之间的相互八卦,
此时,恢复我默默无声的状态。
前几天,有个同事在没有征求意见的情况下,
直接安排了一个工作给我,当时就被我怼回去了。
后来是一个师姐领导去做的这件事。
我觉得有些不妥,
昨天找机会跟师姐做了个解释。
以开玩笑的方式,跟师姐说:他竟敢叫你做事!
师姐衣开玩笑说:你不做,只有我来做了呀!
“他先前也没问问我星期六有没有事,直接就安排了。
我每个星期六上午是固定要去上课的,所以真去不了。”
吧啦吧啦……
最后我说:“他的沟通方式有问题。”
我竟然说别人不会沟通,这样真的好吗?
但是我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