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孩子,挑战》对战熊孩子

                焦急妈VS拖拉娃

“现在到刷牙洗脸的时间了”——提醒

“你能不能快点儿!”——督促

“我再叫你最后一遍,不然我就不管你了”——威胁

“我再玩儿五分钟”——试图拖延

“哎呀,知道了,我马上就来了”——并不行动

“你老是像这样说”——极不耐烦

      就这样一步一步,语言上的不断升级,亲子关系剑拔弩张,作为父母的我们试图彰显自己的权威,而孩子一旦察觉,就开始试图反抗,于是,就这样不可避免的陷入了一场权利的争夺战。这正是《孩子,挑战》这本书中传递给我们的一个重要信息,细细想来,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之间的矛盾、拉锯,其实都是一场权利的争夺战。

      如果你总认为大人就应该具有这样的权威,那就意味着你将陷入无穷无尽的和孩子的权利之争中。所以《孩子,挑战》这个单元中传递给我们的第一个的信号就是,放弃作为大人的权利,和孩子处在平等尊重的空间里,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要求自己去和孩子相处。

    “现在我们一起去刷牙洗脸吧”

    “我再玩儿五分钟”

    “好的,但是我要去刷牙洗脸了,一会儿你只能自己一个人”

    “我现在要去睡觉了,你赶快来哦”

    “爸爸,你陪我去刷牙洗脸吧”

    “爸爸也已经洗漱完了,要去睡觉了”

      哭……大哭……那就哭一会儿呗!

    “你现在赶快去吧,我在客厅等你一会儿”

      以上情节重复两天,基本上就可以一次到位了。这是《孩子,挑战》这本书中带给我的第一个方法,放弃权力争夺,用行动代替语言,关注点放在自己该怎样去做,而不是一直盯着孩子做了什么,有没有听话,面对孩子的哭闹,即使内心抓狂,表面上也要假装淡定,如果实在控制不住,可以运用“卫生间法则”。

      卫生间是家里最私密的空间,当权力之争发生时,不妨退出战争,告诉孩子我现在要去一下卫生间,此时,权力之争也就不存在了。

      我们总是期望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来管教孩子,但这种方法是不存在的,因为孩子的创造力决定了他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作为家长的我们,也要在与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很多都是因为父母轻视孩子的权利和能力造成的,想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父母和孩子必须彼此尊重,用平等...
    一直铅笔阅读 7,126评论 1 3
  • 核心内容: “给孩子平等的权力”是指父母要从内心尊重孩子的权力,即使孩子不会行使自己的权力,父母也必须留出孩子的权...
    佳丽_dfc4阅读 3,283评论 0 1
  • 当孩子认为“只有当我自己说了算,我不让你们对我发号施令,我才有归属感”时,他们就是在挑战父母的权利,跟父母对着干。...
    Janey静静阅读 4,852评论 0 0
  • 我们见过很多叛逆的孩子,家长会说,没关系,等过了叛逆期就好了。其实这样理解是不对的,当你消极被动地等待孩子...
    可可他爸阅读 5,011评论 5 7
  • 推荐指数: 6.0 书籍主旨关键词:特权、焦点、注意力、语言联想、情景联想 观点: 1.统计学现在叫数据分析,社会...
    Jenaral阅读 11,001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