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过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和她的成名作《生死场》。今天,第一次正式拜读她的作品《呼兰河传》,感觉特别亲切,因为书中描绘的一些人和事,我小时候也曾经目睹过类似的。非常喜欢萧红以这样的方式,描绘对童年时光的家乡记忆。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一部很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她以散文化的笔调描写了以家乡为原型的“呼兰河城”的传记。
呼兰河城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小城,那里的人们无知和愚昧,荒凉的土地上弥漫着痛苦和绝望。但萧红用淡泊的语气和包容的心述说了对家乡的种种记忆。整个小城沉浸在阴郁和悲凉中,慈爱的祖父和家里后花园的动植物,给她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快乐,是她最美好的童年记忆。萧红用朴素流畅的语言,用儿童的视角描写呼兰河的风土人情、生活琐事以及自己的童年往事。
呼兰河城的街上有个大泥坑,时常有人、车、马陷入泥坑。这时过路的人们,绅士们站在一旁参观、喝彩的,普通老百姓会帮忙救援。小城的人们爱买便宜猪肉,大多是瘟猪肉,但他们都想成是被大泥坑淹死的猪的肉。
尽管大泥坑给他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但是沒有人想要把泥坑填平,而是欣然接受它带来的福利。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书中描写看戏的场景。每次到唱戏的时候,家家户户接姑娘、女婿回娘家,也是姑娘难得回娘家的机会,更是几个姊妹难得相聚在一起的时光。去看戏的姑娘,个个打扮得漂亮,都穿新衣裳,擦了胭脂涂了粉,刘海剪得并排齐。媒人约定两家的父母在戏台底下相看,或是只通知男家而不通知女家,这叫做“偷看”。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当地的风俗人情。
萧红多次用荒凉这个词来描述她的家和院子,述说了生与死的麻木、人与人的冷漠。小团圆媳妇就是典型的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她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婆婆想给她下马威,总是无端地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
婆婆越打越凶,最后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为了给团圆媳妇看病,用尽了各种方法但是不见好,最后听取跳大神的意见,决定给她用开水洗澡。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无视她的痛苦挣扎,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
但是呼兰河城也有积极的一面。磨坊里的冯歪嘴子和邻家王大姐不声不响地成了家,生了两个小孩,孩子们吃不饱穿不暖,但冯歪嘴子对生活充满希望,依然拉磨、卖年糕。后来王大姐在人的闲言碎语中死去,他还是和儿子努力坚强地活着。
萧红的童年幸福时光是在祖父的陪伴中度过的。祖父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也是家里面最疼爱“我”的人。调皮的小女孩每天跟在祖父后面捣乱,从储物间淘到稀奇古怪玩意向祖父问东问西,似懂非懂地听祖父讲古诗中饱含的情感,浓浓的祖孙情跃然纸上。
对于萧红来说,呼兰河城是荒凉的、落后的,也是美丽动人的,是深藏在心里抹不去的童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