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0

道德经的整体观 第二十三章:同于道者

原文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天地而弗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少说话,是符合自然的。自然界刮大风,不会刮整个上午,下暴雨,不会整天没停息。是谁主使了这狂风暴雨?天地。天地尚不能维持它的狂暴,何况是人呢?因此,追随道的人,跟随道的状态;修德的,跟随德的状态;道德失丧的人,跟随道德失丧的状态。得道的人,道乐意与他同在;修德的人,德乐意与他同在;道德失丧的人,保持在道德失丧的状态里。不足的人,就不相信这些话。

这章谈信,相信的信。看了多本的《道德经》或《老子》的注释,发现好多都是不准确的,但由于注释者的崇高地位,而让后来的读者毫无疑惑的信服,这是迷信。错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的“为”字,再罔顾“音声之相和”的“和”不可能是相对性的形容词,而把第二章诠释为谈论事物的“相对性”的比比皆是,反映了严重的迷信现象。《道德经》的第九章、第十一章,第三十九章和第五十八章,都是谈事物的相对性的,但绝对不是第二章。而理解错了第二章,基本上就错误的理解了无为,乃至错误的理解了中国独一无二的传统绝学。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而弗能久,而况于人乎?

老子以自然的状况来比喻少说话,是自然的。这跟儒家的“敏于事而慎于言”的说法一样。在第二十五章,道、天、地、王,皆被指为能改变环境的“王”。对于人类社会,统治者要少施加政令,这样百姓能够安稳生活。频繁干涉百姓生活必会导致百姓的不满,带来社会失序。

对于个人,意识主导生命活动,是君主,身体是百姓。头脑要少私寡欲,这样身体的气机会平和顺畅。若意识管不住念头,身体就会气机失常而生病。

从练功的角度而言,练功是为了修道。练到气通气足,就更容易体会整体、守住整体。大部分人要跋涉到气通气足的阶段,会遇到许多挑战。尤其是身体孱弱的人,要把体质调理到平衡,需要比身体强壮的人吃更多苦头。但只要有信心、耐心,有正确的体悟和方法,每个人都能够体会到老子所谈的无为。修行的路再难,也会有尽头。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因此,追随道的人,活出道的状态;修德的,活出德的状态;道德失丧的人,活出失丧道德的状态。得道的人,道乐意与他同在;修德的人,德乐意与他同在;道德失丧的人,道德不与他同在。

什么是道的状态?无为、整体、没有概念就是道的状态。让座位,无概念是道,有概念是德,不让座位是失;打字,指令跟手指动作统一是道,有意识地去找键盘按钮是德,错字连篇是失;打拳,拳无拳、意无意是道,跟着套路反应是德,胡乱出招是失。

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而言,老子在这里鼓励统治者要追求“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以身教来影响百姓,即可达到无所不治。苛捐、暴政,往往带来百姓揭竿而起,最后革掉统治者自己的命。秦始皇死后秦朝迅速覆灭,以及每个王朝的更换,就是历史记录下来的证据。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信力不足,就会有不信。这是针对未同于道者而言,在评价修道之人的信念。“信不足,案有不信,猷呵,其贵言也。”在第十七章老子在谈不同的统治者时,就论述过信的重要性了。修德的人,还在有为层面,信力仍有不足。修德的统治者,虽然得到百姓的亲近和赞美,但其作为是有为地,诚信度、真诚度必有不纯。真正有信力的统治者,或者说正心诚意的统治者,是在无为整体状态下治理社会的,因此会像大地、天空一样的默默无闻,安居乐业的百姓只是知道自己的国家有个统治者而已,对统治者并不了解,然而统治者的思想却渗透在社会规则的方方面面。

只有深入的信力,才能够支撑一个人选择坚守道的规律。而要怎样才能够深信不疑呢?当修道者体会到整体无为的状态,体会到道的状态了,意识里的觉知力变得敏锐而深入,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得到“同于德”、“同于失”不是合乎道的状态,而能够更加坚定地寻求“同于道”了。

关键的是信力。以练拳为例,如果信力不足,不坚持正确的练习基础功,那不可能进入”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境界。练习过程中,固然是幸苦的,但那是修德的阶段。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是“失”的状态,离道就远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WW:《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该小说以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的历史...
    咿唔琅琅阅读 1,651评论 0 12
  • 贞观十八年,甲辰,公元644年 1、二月乙巳朔,玄奖还,具言其状。上曰:“盖苏文弑其君,贼其大臣,残虐其民,今又违...
    荒原苍狼阅读 2,312评论 0 1
  • 《水浒传》中,有一人,他以一己之力,逼走80万禁军教头王进、陷害豹子头林冲,又调兵遣将,捉拿众梁山好汉,再后来到梁...
    己过闲谈阅读 962评论 0 0
  • 二里头的第一任国君是殷契(阏伯) 二里头的第一任统治者是殷始祖子契! 尧封契为火正。 舜封契为司徒,主商国...
    翁卫和阅读 858评论 0 0
  •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中庸》 处理好政事完全取决于用什么人,要得到适用的人在于修养自身,...
    贤知国学阅读 50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