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心理学家、耶鲁大学教授保罗·布卢姆,有《善恶之源》等。
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它提出了一种颠覆传统的幸福观:幸福并不总是来自快乐的经历,而是可以来自对痛苦的超越。一些与痛苦相关的体验和认知,居然可以成为幸福之源。
“某种程度的痛苦和困境对于丰富而有意义的生活至关重要”。
三大视角:用确定感来超越痛苦、用反差感和控制感来超越痛苦、用意义感超越痛苦。
一、用确定感超越痛苦
为了完成一个目标而克服挑战,为了那个目标辛苦付出时所必须忍受的痛苦。用确定超越痛苦,超越这种“奋斗之苦”。
经受奋斗之苦是人生的常态。比如,运动员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每天坚持高强度训练,忍受身体的疲惫和伤痛……
英国哲学家艾伦·沃茨提出来的思想实验,它是这样的:假设,你现在拥有了一种超能力,你有能力梦见任何你希望的场景,这些梦境感受起来绝对真实。而且一晚上你就可以做一个持续75年的梦,也就是差不多人一生的长度。
你很可能会首先选择在你的梦里实现自己人生里所有没能实现的愿望,体验每一种快乐和满足,一直在梦里过着充满快乐和满足的人生。
很快你就会对这些完全由你掌控的美梦感到厌倦。你会开始希望你的梦境中出现一些无法预测的事情,让梦境变得更加刺激和有趣。于是,你会逐渐增加梦境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和挑战。对抗这些挑战的过程肯定是伴随着“奋斗之苦”的,但是你知道,那种毫无痛苦、同时也毫无挑战的梦境并不是你想要的。所以,你心甘情愿地承受这些痛苦。
随着你越来越熟练地应对这些挑战,你的梦境又一次变得无聊起来。于是你会继续增加梦境的风险和挑战,换句话说,你会让自己承受更多的痛苦。
那么,这个循环继续下去,你会梦见什么?最后,你会梦见一个你无法完全控制的生活,这个生活里充满了挑战和意外,充满了“奋斗之苦”。
这时,你恍然大悟,你最后在梦境里过上的,竟然就是你现在正在过着的真实人生!
原来,完美的人生并不是那种完全受自己掌控、规避所谓痛苦的人生,而是苦乐参半,有痛苦、也有收获的人生。
很普遍的心理机制,享乐适应:一件本来让你很快乐的事情,只要持续一段时间,就无感了。假期登上邮轮第一天,吃喝玩乐高兴得不得了,到了第十天,只会觉得无聊得要“死”。
人的内心深处,那种对“奋斗之苦”的渴望和奋斗成功后收获的喜悦其实是交替出现的。最理想的人生就像是在连绵起伏的山脉间跋涉:一段攀爬的痛苦换来一段在山顶赏景的惬意,然后拍拍身上的尘土,起身攀爬下一座更高的山峰。先苦后乐,然后是下一轮先苦后乐,一直循环到终点。这可能就是一个比较完美的人生模式。
我们其实是不排斥,甚至喜欢这种攀登高峰的痛苦的。人越是能清楚地感受到我现在受的苦能带来有利于生存繁衍的收益,那么这种痛苦在主观上就越不只是纯粹负面的感受,而是会变成一种痛并快乐着的体验,变成一种痛苦中夹杂着快感的矛盾体验。
所以这里的关键词是确定感,是我们相不相信眼前的艰辛付出能确定地换来应有的回报,是不是能确定地帮助我更接近目标。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超越这种“不确定的奋斗之苦”呢?
例子:电子游戏。
二、用反差感和控制感超越痛苦
一边自虐,一边乐在其中,这种矛盾行为在生活里非常普遍,比如吃辣、喝咖啡……心理学家保罗·罗津为这类行为概括出了一个定义:良性受虐。这指的是人们会主动去寻求一些轻度的、有限的痛苦和不适感。这个词里的“良性”,是指这些痛苦并不会对人造成永久的、严重的损害,而只是轻度、适度的痛苦。
反差感和控制感这两种心理机制:
首先是反差感,也可以叫作反差效应。它的意思是,一件事之所以让人感到快乐,往往并不是因为它本身具有快乐的性质,而是它与过去的体验形成了反差。也就是说,现在体验的快乐是被之前的痛苦衬托出来的,快乐其实是来自痛苦的解除。
这种体验在生活里其实比比皆是。比如,剧烈运动后从极度疲劳到放松的过渡让人无比满足和轻松。
挑战越是艰难,任务越是艰巨,达成目标之后的成就感也就越强烈。
甚至哪怕是想象中的痛苦,而不是实际体验到的痛苦,也能通过反差衬托出快乐。
除了通过反差对比来让快乐变得更强烈之外,其实反差效应还会在另一个方向上起作用,那就是与另一种痛苦形成反差对比。有时候一种痛苦是可以被另外一种痛苦缓解的,这可能有点反直觉。
比如说,肉体的痛苦能消除一种内心的痛苦——愧疚感。“负荆请罪”的故事。
现代心理学实验也证明,人们会下意识地选择通过自我惩罚的方法来消除愧疚感。
还有一种非常普遍的痛苦能被其他痛苦缓解,那就是自我意识带来的沉重负担。
沉浸在自我意识中,常常是一种痛苦的体验,但这种痛苦有时候却能被其他痛苦神奇地消除掉。比如心流之所以让人陶醉,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心流是忘我的。产生心流时,自我意识短暂地消失,以至于连时间流逝都难以察觉。总之,痛苦既可以通过反差效应增强快乐,也可以通过反差消除其他的痛苦。
反差效应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更深刻、更广泛的原理——不只是对快乐和痛苦的感知,其实人的任何感知几乎都是通过对比、通过反差得到的。
自虐之所以能带来快乐的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前面列举的那些自虐行为很有控制感。
要想通过反差感与控制感超越痛苦,收获更多的幸福与快乐体验,落实到行动上,我们应该有意地、主动地增加良性受虐,在生活里时不时地刻意虐“狠”要有限度,别把“良性”受虐搞成“恶性”,那就适得其反了。适度在游戏里挑战自己是良性受虐,但游戏上瘾造成严重身心损害,就得不偿失了。
三、用意义感超越痛苦
人的幸福感,很多时候不是来自快乐的情绪,而是来自意义感。
比如最经典的例子,生养孩子。矛盾的是,如果你去问这些因为养孩子变得更不快乐的父母后不后悔?你得到的绝大多数回复很可能是,不但不后悔,而且生养孩子是他们这辈子做过的最棒、最有意义的事。这就很能说明,幸福有时候未必来自简单的快乐,而是来自那件事让我们感受到的意义感
于是这就有了超越痛苦的第三个视角——用意义感超越痛苦。
两方面的例子:个人成长和融入群体。
首先,如果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你感觉到自己成长了,自己变得比以往更好了,那你当然会觉得那些经历非常有意义。
从痛苦中收获成长,还有一种非常特别的形式。
意义感的另外一种重要来源是归属感。也就是当一些经历促进我们被群体接纳,推动我们成为群体的一分子的时候,我们会觉得那些经历非常有意义。巧的是,一些痛苦的经历也非常有助于加强群体的凝聚。
比如,我们在讲《社会心理学》那本书时说过,最容易让一群人化敌为友、融合为一个群体的,是这群人共同解决一个棘手的难题,共同对抗一个外部强敌。一个人体验“奋斗之苦”,他会收获满满的成就感;而一群人一同体验的“奋斗之苦”会让他们彼此凝结成一个整体。
共同的痛苦经历会大大强化彼此的同理心。很多患者都表示更愿意帮助患同类疾病的人,这说明痛苦经历会激发出对同病相怜的人的利他行为。
人类学家西加拉塔斯发现,参加痛苦程度很高的仪式的人会更热爱自己所在的群体,对他人也更热心。他们体验到的痛苦越大,越容易对集体产生归属感。更重要的是,不仅仪式的参与者对集体的归属感增强了,而且那些长时间观摩参与者表演的人对集体的归属感也增强了。观摩者表示自己感受到了间接的痛苦,而这种痛苦让他们对集体更亲近了。
尽管产生意义感是一种本能,但主动采取行动可以增强这个过程,也可以反思它的结果。我们可以做的至少有以下这些:
第一,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痛苦的经历。问自己:“我能从这次经历中学到什么?”或者“这次经历对我的成长或对他人有何值?”无意识不容许意义缺失,但它未必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第二,试试决策心理学里经常提到的反事实思考。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经历这些痛苦,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这就是反事实思考。这种对比可能会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这些经历带来的积极变化,从中感悟痛苦的意义。
第三,与他人分享我们的痛苦经历和从中获得的意义,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感受,还可能激发他人的共鸣和新的见解。
第四,我们还可以更有创意一点,尝试一下通过艺术、写作或其他创造性的活动来表达和探索我们的痛苦经历。艺术创作是一种捕捉无意识中感悟到的东西的很好的形式,这可能会揭示出新的洞见和意义。
人生意义往往不是刻意寻找到的,而是在经历痛苦和挑战时自动浮现的。意义是在人生的冒险旅程里超越各种痛苦所获得的勋章。不过,尽管人有赋予痛苦意义的本能,我们还是应该积极思索,用思索和感悟到的意义感来超越痛苦。
(202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