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那些思维愚钝之人对于所有问题的标准答案会是什么呢?
他们的答案是:只要手中有了锤子,看什么都像是钉子,所有问题都能用锤子解决,区别不过是一锤搞定,还是需要两锤、三锤罢了。
我有一位朋友,几年前投身水果生鲜生意,在此期间频繁更换供应商。我对此感到好奇,询问原因,他坦言是因为对方售后服务欠佳。
我进一步追问具体情况,他无奈地表示,要么响应迟缓,要么干脆没有售后服务。我接着问:“在响应慢和无售后这两种情况中,你认为哪种相对更好一些?”他思索后回答:“那肯定是响应慢要好些,起码还有售后。”我点头表示认同:“没错,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售后服务响应稍慢,你多些耐心,这样的供应商仍值得合作,何必急于更换呢?再换一家,可能还是老样子。毕竟你的规模较小,销售量有限,人家不太可能为你配备专业服务,也难以及时反馈。你频繁更换供应商,销售量分散,拿货量上不去,后续售后服务自然也难以保障,最终只会一无所获。”
朋友听了我这番分析后,陷入沉思,随后改变策略。他开始认真做记录,着重记录那些有售后服务的供应商,详细记录其售后服务的反馈时间及处理方式。大约一个月后,他整理好了所有记录结果。他拿出记录仔细对比,终于找到了售后服务相对稳定且质量上乘的供应商,随即开启了长期合作。
一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他从该供应商处的走货量不断积累,成功吸引了对方的关注。到了第二年,供应商特意为他配备了专业客服人员。自此,他的生意蒸蒸日上,业务状况大为改观。
从他这件事,我不禁想起那幅漫画——那个拿着铁锹挖井的人。他挖了许久,总觉得此地无水,便换个地方。挖了几天,依旧觉得无水,又换一处。他从未思考自身方法、策略是否有误,只一味强调客观环境不佳。然而,在他人劝说下,他持续在一个地方深挖,最终挖出了水。
由此可见,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应当致力于从事具有长期性的事务。面对问题时,首先要对其进行深入剖析,而后探寻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而不是选择轻易逃避或者另起炉灶。
社会中各行各业都有出类拔萃之人,这些行业佼佼者无不是在自己的领域内持续积累,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逐个攻克具体问题,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方才成就非凡。他们绝非因为觉得某个行业难以发展便轻易转行。
古人云:“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句话警示我们,在面临重大抉择时务必慎重。而一旦做出选择,在执行过程中就应当坚定不移,切不可三心二意、半途而废 。
所有愚笨之人都期望找到一条“真理”,它不仅适用于自身,还能放之全人类皆准;不仅适用于往昔,亦能通行于今朝与明日;不仅适用于某一特定领域,更可涵盖所有领域……纵观历史,从未有人在此方面取得成功。
这种追求本身就极为愚蠢,而且这种愚蠢实则源于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