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8日 星期五 晴|day29
#书写生命故事
01感恩日记
感恩我的鹿宝儿❤️因为有你,妈妈也获得了很多生命的滋养与对教育的领悟。
感恩育儿群伙伴❤️的互动,激励我不断的努力用输出倒逼输入。我会用我所学,用“极致利他”的心态,好好把社群经营起来,哪怕帮到一个人,我也甚是开心。
感恩成长圈的伙伴们❤️,一个人走的远,一群人才走的长,我们彼此赋能,一路相伴真好!
感恩内在星球班级群❤️榜样的力量,召唤我一直走在自我认知、自我实现、自我觉醒的道路上。
02成功日记
✅越来越能够站在不同的视角,多维度的思考问题。
✅心量越来越大了,能够回归自我安住当下。
✅能够接纳自己的精进,也能接纳自己的摆烂,而不去过多的内耗。
03今日启发
透过生活看教育
故事主角 我女儿 小鹿儿 三岁十个月。
昨天,幼儿园小班老师请羽瑶妈妈给孩子讲了一堂生动的健康课。
我女儿回家,兴奋地对我和爸爸说:我今天给阿姨肚子里的小宝宝打电话啦!
我故作好奇的问:哇哦,你给阿姨肚子里的宝宝打电话啦?
孩子显出很神秘的表情,那样子好像发现了新大陆。孩子说:是啊!
🦰那,宝宝对你说啥了呀?
宝宝说,姐姐,我爱你。
🦰哦,宝宝说爱你,真好!
我继续启发她的想象和思维
🦰你听到宝宝还说什么了?
宝宝,笑了!她说她很开心......
孩子一边组织着语言,努力的想对爸爸妈妈表达的更清晰一些,一边感受着她所能感觉到神秘、天然又饱满的那种美好和想象。
我在班级群也留言,表达了对羽瑶妈妈和老师的感谢。
早上,鹿儿请我把她的恐龙帽子像围兜一样帮她系在腰间,说,她要带她的宝宝一起去幼儿园玩。
我理解孩子想继续“探索”的欲望,但我知道老师不允许把玩具带幼儿园。我想了一下,孩子拿的玩具很光滑,没有小零件。便说,好吧。妈妈去了和老师沟通一下。
校门口见到玥玥老师,我说了情况。老师说,行呢。孩子高兴的到队伍里去了。
我刚准备离开,听到孩子大哭着飞快的向我跑来,满脸泪水。我抱着她问,怎么了?宝宝!
孩子哭着说:妈妈,我害怕,紧紧抱着我的脖子不肯松手。
原来,傅老师怕孩子冻手,没有询问孩子今天为什么要带玩具来幼儿园,没有和孩子沟通,直接把玩具收起来了。
孩子感受到不被接纳,心里很痛苦,所以哭着跑出来了。我安抚了她的情绪,并解释了老师刚才的行为,孩子理解了,乖乖去班里了。
透由今天早上发生的这个“故事”,我有几点感悟:
从孩子的视角来看:
孩子感受到
1.不被理解
我就想感受一下当妈妈的感觉,为什么老师不允许?
老师一点儿也不理解我。
老师直接拿走了我的“宝宝”我好害怕。
老师不喜欢我。
刚才玥玥老师不是同意了吗?
我想妈妈。
我很难过,我想哭...
2.不被接纳
老师这也不允许,那也不允许,上学不好,我不想上学。
妈妈总是允许我自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老师总是不让我做自己喜欢的事。
幼儿园不好!
我害怕老师。
我不想上幼儿园。
我喜欢在家自己玩......
从教育的视角来看:
️1.先要搞清楚,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发展。
️2.我们“提供课程”或为孩子安排“认知启发”的游戏目的又是什么?
🦰还是为了让孩子发展。
️3.孩子上幼儿园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到幼儿园的目的,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发展同伴关系,且是唯一目的。
🦰孩子就是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分享行为、培养合作能力。
🦰孩子在玩(自主性)的过程中,找到兴趣所在,有了兴趣,才会发展出专注力、自控力、意志力等基础能力。
🦰孩子是个生命,是生命就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意识、会遵循不同年龄段的生命发展规律。
🦰我们的某些不经意的行为,恰恰说明,我们的潜意识里,是把孩子物化了。
透过案例,我们来探讨一下教育:
如果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3岁的孩子,是另一个大人(园长、家属、朋友、下属...),面对类似这种情况,我们这样做是否恰当?
不沟通直接收走,孩子感受到的是:
×强权
×不被尊重
×失去和害怕
打个比方:
园长今天准备开会,看到某老师手里拿着手机,张园长会怎么做?
是直接把手机收走?还是做其他的要求或沟通呢?
孩子也是人也有感受,我们大人往往做到的是:
×忽视或否定孩子的感受
×忽略孩子的需求
×压抑、否定孩子情绪
透由今天的案例,如何做才比较恰当呢?
我个人认为首先:蹲下身柔和的询问:
🦰李文一,能给老师说一下,你今天为什么会带玩具来幼儿园吗?(询问原因,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
❤️我想玩妈妈的游戏!
🦰哦,你想待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妈妈的游戏啊?(重复孩子的话,表情理解、共情)
❤️嗯,是的!(孩子感受到被理解,会产生对老师的信任)
🦰呀,看来,昨天我们的健康课,李文一小朋友理解的不错呢!(肯定孩子,激发孩子上课的积极性)
🦰那,待会自由活动的时候,你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妈妈的游戏,好吗?(接纳孩子,引导发展同伴关系、孩子自创的游戏力)
结论
✅学会更好的理解孩子引导孩子
✅不用成年人的心智去要求孩子
✅要用爱和理解获得孩子的合作
✅遵守规则不是顺从听话而是认同规则。
04明日计划
第一、完成日课:早读静写复打卡。
第二、学习系统课。
第三、学习师姐精选作业。
第四、陪家人。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啦。
我亲爱的小伙伴们,周末开心哈!
祝,日有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