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该概念被提出以后,心理学、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领域开始对此进行大量的研究。Bandura 认为, 由于不同活动领域之间的差异性, 所需要的能力、技能也千差万别。一个人在不同的领域中, 其自我效能感是不同的。因此,并不存在一般的自我效能感。任何时候讨论自我效能感, 都是指与特定领域相联系的自我效能感。但是, 一些学者并不同意这一观点, 他们希望找到不依领域为转移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研究结果表明,所测到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实际上正是一个人的自尊水平,而且对绩效的预测力并不显著。
提出
这一概念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提出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但至今关于自我效能的概念界定并非十分明确,特别是在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分上,因此也给自我效能的测量及其应用研究带来了困惑。
形成因素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direct experiences)。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归因于外部机遇等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自我能力等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②替代经验(vicarious experiences)或模仿。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即榜样的情况与观察者非常相似。
③言语劝说(verbal persuasion)。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言语劝说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的效果会更好。
④情绪唤醒(emotion arise)。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但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⑤情境条件。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大不一样的。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和控制。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会降低。
上述几种信息对效能期望的作用依赖于对其是如何认知和评价的。人们必须对与能力有关的因素和非能力因素对成败的作用加以权衡,人们觉察到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任务的难度、付出努力的程度、接受外界援助的多少、取得成绩的情境条件以及成败的暂时模式,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这些因素作为效能信息的载体影响成绩,主要是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影响发生的。
功能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还指出,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①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②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③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④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1)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期望值高、显示成绩、遇事理智处理、乐于迎接应急情况的挑战、能够控制自暴自弃的想法——需要时能发挥智慧和技能。
(2)自我效能低的人:畏缩不前、显示失败、情绪化地处理问题、在压力面前束手无策、易受惧怕、恐慌和羞涩的干扰——当需要时,其知识和技能无以发挥。
积极错觉是指当自我由于消极的信息而使自尊心面临威胁时,用自我概念的理想、夸大对可控性的感知和不现实的乐观等作为缓冲器,来保护自己的自尊。并以不现实的积极的自我概念夸大、个人控制的知觉和不现实的乐观主义为其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
不现实的积极的自我概念
传统的观念认为人们日常的自我知觉是理性的、有逻辑的、不带偏见的。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种观点受到冲击,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意识到人们的认知存在一定的缺陷、偏见、甚至非理性。在自我概念方面,Taylor等人认为存在不真实的积极的自我概念,即大多个体认为自己要好于一般人,他们对自己的评估要好于其他人(如朋友等)对他的评价。后来很多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Shelley E.Taylor&Jonathon D.Brown,1988)。这种表现形式体现恋爱关系中就是个体会夸大他们的关系,对伴侣的优点或积极品质存在积极的偏向、错觉等。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
夸大的个人控制的知觉
很多理论学家包括社会心理学家、发展心理学家、学习理论家和心理分析理论家都认为个人控制是构成自我概念和自尊所必需的。然而研究证明人们对个人控制的信念远比实际的高转引自(Shelley E.Taylor&Jonathon D.Brown,1988)。而这种夸大的个人控制的知觉在恋爱关系中也存在。有一项研究,所有被试(包括已婚夫妻和未婚情侣)需要评估对于他们的婚恋关系中将出现的积极和消极的事件有多大的控制影响力度。比如,被试要求对诸如“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和伴侣能够解决我们关系中的任何难题”等问题进行评估。同时,他们还要求对一般关系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不管是已婚夫妻还是未婚情侣,他们相信他们能够对他们婚恋关系中的事情施加更大的控制力度,比起一般关系而言。换言之,个体会高估他们控制其婚恋关系的程度(Murray,S.L.&Holmes,J.G,1997)。
不现实的乐观主义
Taylor提出的不现实的乐观主义是指向未来的,即个体会对未来事件存在积极的错觉。研究显示大多数人相信如今比过去好,而未来将比如今要好很多(Brickman,Petl,1978)。体现爱情里就是个体会认为自己的婚恋会持续很长时间,认为未来婚恋关系比别人更好、更幸福。总的来说,恋爱中的人会把其恋爱关系预测为一个美好的未来,而他们预测一般关系时则不会出现这种积极的错觉(Murray,S.L.&Holmes,J.G,1997)。
抑郁定义: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在说“郁闷”、“烦躁”、“别理我、烦着呢”等语言,成为与“爽”、“酷”等流行语齐名的口头禅。实际上这些词都是抑郁情绪的代名词。
抑郁情绪与抑郁症不同,正常人的抑郁情绪是基于一定的客观事物,事出有因。而抑郁症则是病理情绪抑郁,通常无缘无故地产生,缺乏客观精神应激的条件,或者虽有不良因素,但是“小题大做”,不足以真正解释病理性抑郁征象。
一般人情绪变化有一定时限性,通常是短期的,人们通过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能恢复心理平稳。而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常持续存在,甚至不经治疗难以自行缓解,症状还会逐渐恶化。精神医学规定一般抑郁不应超过两周,如果超过一个月,甚至持续数月或半年以上,则可以肯定是病理性抑郁症状。正常人的抑郁情绪程度一般较轻,程度严重达到病态时称为反应性抑郁症。抑郁症患者程度严重,并且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无法适应社会,影响其社会功能的发挥,甚至产生严重的消极、自杀言行。 正常人的抑郁情绪当生活事件解决时会自然缓解,而抑郁症可以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的基本症状大致相似。典型抑郁症有生物节律性变化的特征,表现为晨重夜轻的变化规律。许多病人常说,每天清晨时心境特别恶劣,痛苦不堪,因而不少病人在此时常有自杀的念头。至下午3~4时以后,患者的心境逐渐好转,到了傍晚,似乎感到没有毛病了,次晨又再次陷入病态的难熬时光。抑郁症患者的家族中常有精神病史或类似的情感障碍发作史。有持续性顽固性失眠,多种心理行为同时受到阻滞抑制,生理功能低下,本能活动能力下降,体重、食欲和性欲下降,全身多处出现难以定位和定性的功能性不适,检查又无异常,这些均是抑郁症的常见征象。
抑郁症状
1、消极悲观。患者的内心十分的痛苦,悲观,绝望。感觉生活没意思,是一种负担,没有什么好留恋的,这种患者就产生轻生的念头和行为。
2、对事物失去兴趣。对生活失去热情,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这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患者常常闭门独居,不喜欢出行。抑郁症患者常常会向医生述说:生活没意思,什么事情都高兴不了。
3、不同程度的抑郁心境。轻度的患者会感到忧伤,悲观,绝望;严重的患者会感觉生活已经麻木,没有乐趣,整天闷闷不乐。
4、自我评价低。这也是抑郁症的一个症状之一。患者对生活产生消极的情绪。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一无是处,感觉前途一片黑暗,看不到希望。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无价值感、无助感,严重时可出现自罪、疑病观念。长期处于这种思想中,患者就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
行为主义心理学将这种对自己能力的高估叫作(强烈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而积极心理学则称为积极的错觉(positive illusion),并且认为这是一个人快乐的来源,相反,抑郁就是看待世界太真实,既没有错觉又过于消极。----李克富
强烈的自我效能感,和积极的错觉,有其正向的作业:比如情人眼里出西施,不管别人怎么开,反正我就是觉得她最美,这样有利于专一的感情发展;比如说我就是觉得自己广场舞跳的做好,不管你们如何评价,我只管自我沉醉在里面,本来就是为自己跳的舞,别人怎么看与我无关,我跳的高兴,又锻炼的身体,何乐而不为;比如李老师,就是认为自己有能力与老师辩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又辩不过我,自信和好而施教。抑郁的人如果能有些啊Q精神,也就不至于抑郁了,因为他们刚好相反,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呈现出的是低自我效能感和消极错觉。反正,李老师这样的人完全让我们做学生的放心:至少他不会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