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配(微型小说)
陈振昌
老爸的绝配就是母亲,换谁都不行。
老爸退休后头几年日子过得很正常,他会时不时遛达到局里去。接任的局长是他培养的,工作再忙,也会热情接待,泡上一壶好茶,和他寒暄一会。科室里的科长、主任、职员也还是他老部下,都对他挺客客气气的。可现在换了新局长了,物是人非,老爸再去,热情就淡了,理一搭不理一搭的敷衍他。老爸也不傻,自然也看出来了。“此一时彼一时哦”,老爸感叹道,就不再去局里了,尽管那地方有他感情的寄托。
他就呆在家里了。家里有我和老妈。我乳名四妹,按排行叫的。我们家,可以说是“书香门弟”,大哥在北京,是个年轻的教授,二哥在上海,是一家世界500强企业APP的设计师,大姐在深圳,是深圳一家顶尖级医院的主治医生。老爸呆在家,也退休了的老妈要拉他去公园打发时光,老妈二胡拉得特棒,参加了老人演唱团,可老爸不去。这样一来,我这四丫头就像是俘虏一样被老爸抓着聊天。老爸说他小时候就如何的懂事,臂肩上有三道红横杠的少先队大队长,上初中后当班长,上高中后是学生会主席,还加入了共青团。读大学就入党了,是学生会的副主席。“你知道吗?四妹,大学学生会副主席,可不是简单哩。”然后老爸就说他步入社会后如何把进步继续发扬,如何循序递进,一直说到如何抵制不正之风,自觉廉洁奉公。“你知道吗?四丫头,大学的表现只是基础,重要的是步入社会后的实际检验。从副科长做起,步步进步,一直升职到行政级别正处的局长,一做就十余年,直到软着陆退休,有多不容易啊。”
起初,感觉老爸的故事还挺有趣的,我专注在听。后来,也不知是他的记性问题还是啥的,他老在重复,如老牛反刍,我就厌烦了,又后来,耳朵听起茧了,实在受不了,我就借故回避他了。
老爸发现我不爱听了,就常常打电话给大哥二哥大姐,自觉不自觉又讲他过去的故事。大哥二哥大姐起初和后来的态度也跟我差不多。老爸没听众了,闷闷不乐,一个人坐在沙发里发呆。渐渐地食欲减退了,人变瘦了,以至于语无伦次了。我和老妈起初不留心,直至发觉他所问非所答,简单的句子也结巴时就警觉了。“莫非是得了阿尔海默茨综合症?快叫我姐回来。”我对妈说。我读高三了,知道的不少了。“别胡说。”妈说。
妈就不去参加老人合唱团了,整天在家里陪着老爸。
几天后,老妈给我下了命令:“去,分别打电话给你大哥二哥大姐,告诉你爸的情况,定一个时间准时回来。”
一个周六的下午,他们都回来了。老妈先问我姐:“你爸像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吗?”姐说:“好在不像,要是得了,按现在的医学水平,也亳无办法。”
老妈就给她在市委党校当校长的学生打了个电话,然后从房间里出来对老爸说:“党校郝校长有事请教你,想问问你这个老劳动人事局长当年的一些劳动人事制度问题。我替你答复他了。等会儿他开车来接您,可以吗?”“可以,可以,当然可以。”
不一会,车来了,我老爸被接走了。
支开老爸后,老妈宣布开会。
老妈没有过渡,劈头就说:“你们太不孝顺了。以为有钱有物就是孝敬吗?你爸他不缺钱,近两万块钱的退休金能缺钱吗?他缺什么?缺精神疼爱,缺精神抚慰。你们嫌他啰嗦,嫌他唠叼,借故不听,甚至叽讽,你们良心何在?他没有这业绩,没有这些骄傲,你们读大学的钱哪来的?平时不缺吃不愁穿又是哪里来的?上万块钱的电脑谁买给你们的。亏你们还是知识分子,这点事理都不懂?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你爸有局限性你们就不去寻思寻思?人都有虚荣心,他的虚荣就是‘过去’他只有讲这个,炫这个……”
我们被训了一顿,明白了,一个个表态,以后一定要耐心听,还要搭上好话哄老爸开心。
妈还有一招,让党校郝校长每逢有时事报告邀请老爸去听。老爸喜欢这个。
没过多久,老爸的忧悒解开了。精神焕发,同样也常坐在沙发上,但不可同日而语。(101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