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伟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注意力很强的人,最好的方法是,无论干什么事,都不能漫不经心。”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蕴含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极易分散,我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一直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克服小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毛病呢?从教九年多,有了以下几点小小的体会:
一、利用课堂的生动形象吸引学生注意力。 听讲是孩子们学习的基本方式,占学生学习时间比重较多,在教学中我发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明显的差别之一就是注意力的好坏。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往往能集中精力听讲,独立思考问题,他们的学习很少受外界的干扰,能有意识的组织注意力,而许多成绩落后的同学恰恰相反,他们的注意力换散,特别是老师的课讲得不那么生动时,他们就会进而做小动作、耳朵、挖鼻孔、抓抓头发、摆弄文具,时而与同学交头接耳,时而东张西望,有的甚至打起了瞌睡。这些都与孩子的年龄特点有关,这也对小学老师提出了更严峻考验。如何提高课堂质量,如何使课堂生动形象,成为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在工作中,我慢慢悟出一个道理,就是在深钻教材的同时,应尽量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让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二、善于分配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 作为老师,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听、看、想、记,更要合理地分配注意力,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让学生觉得紧张,只顾看而忘了记,只顾听而忘了思。逐渐教会学生善于转移和分配注意,听讲时还要快速地想一想,必要时还要动手做一做,以帮助更好的思考和理解。如此分配注意于听、想、动手操作,以理解内容为重点,兼顾到方方面面,其学习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三、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中的注意力。我发现注意力是否集中直接影响着美术作品的效果,动手操作目的就是理解课程内容的精神实质,而动手操作的主要内容会做,就必须集中注意力。课堂上,有的学生心不正焉,嘴机械地一张一翁,或则手里把玩着小玩具,眼神却游离于课堂之外,这就说明,这种换散的学习方法是毫无收获的。于是我就注重了课堂实际动手操作中的注意力训练。我让同学们带着问题操作,养成他们边动手边想的学习习惯。此外,我还让他们小组之前相互合作,这样也可以大大提高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这些方法对集中注意都行之有效,极大的杜绝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形。
四、面向全体学生,尤为注重调皮捣蛋的同学,“窗边的小豆豆”们都有一个共同缺点,就是注意力换散,他们在课堂上思想最容易开小差,听课时不专心,实操部分时精力不集中,做什么都是漫不经心,懒懒散散,粗心大意,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他们,多给他们一些信任鼓励的眼神,表扬、激励的话语,发现他们思想开小差时,立刻把他叫回来。
五、多给学生鼓励和心理疏导。告诉孩子学习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更能认识更多的知识,为自己未来做好铺垫。在生活中,可以给孩子说一些榜样,比如技术工人,和清洁工人的区别,告诉孩子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孩子对学习的认识。多给孩子鼓励和打气,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是很棒的,可以学习的更好,因而孩子就会更加的有勇气去学习。
六、要注意增强孩子的学习的兴趣,孩子感兴趣了,自然会对学习更加的专注了,比如让孩子体会到不同材质的东西做出来的手工不同的魅力,孩子们自然而然的愿意开动脑筋动动小手来实际操作了。低年级的儿童还可以通过奖励小贴画和盖印章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爱上老师从而在爱上课堂,自然课堂上孩子的注意力就愿意跟着老师走了。
七、及时帮助学生。在学习时,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要尽快的帮助孩子解决,避免孩子出现一些为难的情况。提高孩子注意力,家长应该和老师多沟通,多想一些办法,有的孩子上课不集中注意力,与在家里一边玩一边学习有关,要杜绝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