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里有几个孩子,在课堂上“溜号”成为了他们的常态。身边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一根丝线他们能在手里玩出不同的花样;窗外的一阵风也能把他们带走,飘飘荡荡,飘到了操场,飘向了天空;有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直勾勾地盯着课本发呆,思绪万千,直到我把他拉回。就连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也曾怀疑自己讲课的能力,是不是我的课无法吸引他们?为了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我常常讲课的时候要在教室不停地巡逻。虽然情况会有所改善,但是我明白那些表面上的“安静”是处于老师的威慑。
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不仅告诉了我们问题的根源,而且我看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一些误区。
文章起始,苏霍姆林斯基用生动形象的例子让我看到了那根无形的“缰绳”,这样的画面是如此熟悉。每次带学生到户外观察时,他们如同脱缰的野马,东奔西撞,似乎一切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但是没有一样能吸引他们。他们在每一件事物事物上停留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分钟。当我把他们集中起来,观察一种植物时,有些孩子也只是注意一下一眼能看到的,很难深入了解。一只昆虫飞过,把他们的心带走了;地上的一只爬虫立刻让他们的目标转移……
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指出:“要能控制注意力,就必须懂得儿童的心理,了解他的年龄特点。多年的学校工作经验告诉我,要能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也就是说我们要极大地引起儿童的兴趣,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怎样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呢?
我曾错误的认为只要课堂上能玩出新花样,就能吸引同学。记得在学习《一匹出色的马》这一课时,我主动在台上表演妹妹骑上“马”蹦蹦跳跳回家的状态。这一举动,使他们的目光全都放在了我的身上;听到他们对精美图画的惊呼,我认为成功吸引了他们;当他们把目光放在某些教具上时,我自以为捕获了他们的心。表面上的这些“热闹”其实并没有对他们的学习有什么改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创造前面所说的情绪高涨的状态,单单依靠在上课时采取某些特殊的方式,譬如说选用恰当的直观手段,那是不能达到目的的。面对枯燥无味的知识,仅仅用一些“花样”,看上去调动了学生情绪,他们似乎“热情”起来了。这些只是一时兴起,是无法启动学生的智力生活,也不能真正引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学生的这种内心状态还与思维的素养和情感,学生的见闻的广度等有关。思维的素养和情感这些精细的事物,好像很难把握,而且需要长期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佳径——阅读(课外)。
在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多次提到阅读的重要性,课外阅读是学生智力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学生成长的绝佳养分。当然这里的阅读是有针对性的,与书本知识有关的阅读材料。当这些材料在学生的细胞里留下痕迹,课堂上那些枯燥的知识一旦和那些材料能“挂起钩来”,它们似乎变得活跃起来。加上教师针对性引导,那块“僵硬之地”会被一点点地掘开,慢慢地松动,越来越柔软,学生的思维里开始了思考、整合。我们一直追求的不随意注意也自然而生。这是多么美妙的境地!如果我们每天的学习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还有什么疲惫可言。身边的风吹草动还能带走学生的思绪?
把学生领进书籍的海洋,在学生意识里埋下“思维的引火线”,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和自豪感。这才是我追求的目标,并会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