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伙伴给我推荐了一个讲座,我用了两个小时听完这个讲座,除了有点长,真的非常好。刷新了我的许多理念,让我对艺术教育,特别是欣赏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也有了新的想法。
特别是周海宏教授提出的“感性素质”、“感性智慧”、“感性质量”、“感性文明”四大概念,完成了艺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作用的连接,揭示了艺术从个人的人生幸福、事业成功到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中的意义。也解释了我们生活中工作中看到的一些现象的背后原因。
音乐何需“懂”,音乐理解何需“正确”,音乐理解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你喜欢,只要音乐好听,你无论把它理解成什么,对你个人都是正确的。
音乐好听,精彩,能实现听觉的审美理想,就完成了它的任务。作为欣赏者,我们有敏感的联觉,有丰富的联想就够了。
周教授引入了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就是联觉。本来是一种通道的刺激能引起该通道的感觉,现在还是这种刺激却同时引起了另一种通道的感觉,这种现象叫联觉。
例如,色觉又兼有温度感觉。红、橙、黄色会使人感到温暖,所以这些颜色被称作暖色;蓝、青、绿色会使人感到寒冷,因此这些颜色被称作冷色。
生活中我们一直都有联觉现象,只是我们不觉察。例如你打电话,听到陌生人的声音,你会感觉到温暖或者冰冷。
我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只要音乐的对应关系是持续稳定的,就能保证我们的联觉所带出来的感受也是稳定的。
联觉是我们人人都有的,因为他是我们人类本能的一部分。音乐刺激听觉,听觉带动联觉,联觉激发联想,让我们享受其中,这也是音乐的魅力所在。
我们应该明确,音乐作品本身就是主观的、模糊的、多样的。作曲家演奏家欣赏者,他们听同一首音乐会有不同的感想,这就对了,这就是音乐的多样性。
音乐表现也有基本的规律性,例如欢快的跳跃的音乐就是短而音高,悲伤的痛苦的音乐一般缓慢而低沉。
作为欣赏者,我们放松地听尽情地想。音乐最大的功能是什么?我们听好听的音乐会调整我们舒缓的情绪,良好的情绪会促进我们的身体健康。音乐是最能帮助我们减压的艺术形式之一。
周教授提出,感性素质就是我们体验艺术的素质。一个人的感性素质会影响到他的价值观。在生活中,我们更多的追求一个物品的实用性和性价比,忽略美感享受。我们愿意为使用功能付费,却不愿意为审美享受掏钱。
美食配美器,这是我最近接受的一个理念,但是在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愿意为他买单了。精神的享受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但是他的数量积累会提升你的欣赏能力,修养和生活品质。
现在的家长功利性特别强,和学习有关的可以去拼命,和学习无关的可以放弃。然而当你走进幸福的生活,你连享受幸福生活的能力都没有的时候,不感到悲哀吗???
我们人类有五官,但是你把五官都用得很好吗?你在大自然里可以听到鸟叫,你能嗅到森林的味道吗?在音乐中你可以听到旋律,但是你可以“看到”美景吗?
周教授告诉我们,生命的总能量是个“常数”,那么我们选择在什么样的地方把它“挥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