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后记《建立全球学校,运用自然流现的原则和实践》-场所敌人力量、降生于大风雪、乘着他人的翅膀飞翔
阅读分享:作者在进行的150场的访谈当中,其中有两次很突出,第1个是对物理学家亚瑟·札炯克的访谈。访谈最后,他说了句令作者永远不会忘记的话:“把你过去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都看作为未来的旅程和任务做铺垫的基石。”第2位被访谈者是埃里诺·罗施,她建议作者应该仔细考虑过去这些年生活过的地方,她的建议把视角转向了作者自己的盲点。
两位访谈者都谈到了过去的重要性,这让作者进行了一次对过去重要节点的反思。作者找到了4个重要的场所,这4个场所在作者成长的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小时候的家庭农场到上大学后的别墅、场域网络,每个场所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也给作者带来不一样的启发。
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礼堂所发生的这一次焦点事件之后,作者觉得应该把精力集中到一个项目上,创立一个场所和一个有活力的社区,致力于研究和培育科学、意识和领导深刻社会变革之间的共同基础。于是他就与两位访谈者一起探讨实现这一项目的方法,并且召集一组人进行集会。
2005年12月,作者和他的伙伴们采取了下一步行动,他们邀请了有第4种参与变革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活动家组成的核心小组,为整合了科学、意识和领导社会变革的全球自然流现学校共同发起一个平台,这个平台称为自然流现研究院,他们的初衷是为全球自然流现实验室或大学创造可能性。这一次的聚会是在一个暴风雪伴随着电闪雷鸣的时刻进行的,作者认为这是大自然用心在欢迎他们。
在后记的最后,作者分享了“乘着他人的翅膀飞翔”,这更像是一种成功秘籍。我们时常会在各个场域中漂流 , 我们必须坚信最新的场域中只要拥有正确的深层次意愿,就能够得到相应的帮助。我想这样的帮助,其实就是在乘着别人的翅膀在飞翔。当我们学习一种更加有意愿更加清晰也更加具体化的方式,从内心深处采取行动,从正在生成的征文开始行动,这个时候就会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也能更好的实现我们所想要达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