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文章我指出”降准“解决不了问题, 后面市场还可能继续寻底。果然不幸言中……
当下的经济已经十分困难。国外来看,乌克兰战争正在趋向长期化。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称,“战争可能会旷日持久,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此种局势之下,农业的短缺预期被进一步推高,通胀持续,出口市场也乌云密布。
股市被迫继续向下寻底……
好在,一片阴霾之中,也有些微亮点,比如是吉林、上海的复工复产信号。
这波疫情波及上海、吉林、广东三大经济重镇,其中打击最大的是汽车产业链。
汽车作为我国仅次于房地产的第二大支柱产业,2021年占我国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总额比重为28%,影响面甚广。
更严重的是,汽车产业链的供应链十分复杂,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小鹏汽车创始人发微博称,“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
因此,随着吉林、上海、 广东三大重镇的及时复工复产,对汽车产业链而言无疑是挽救了一场灾难。
不过,虽然短期来看,供应链的及时复产挽救了汽车产业链的一些损失,但长期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疫情对制造业的影响仍在加大。比如上周我讲到,受疫情影响,苹果产业链的代工厂和硕、富士康都在考虑将旗下的苹果手机、电脑产能向印度转移。
印度虽然去年也受疫情影响,一度很困难,但今年已经熬过来。不但彻底放开,疫情的影响变得很小,而且跟美国结成了安全联盟,深受西方供应链的欢迎。
光伏产业目前也同样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在需求端,我国光伏市场占了全球的三分之一,除此之外的出口市场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
众所周知,由于中美的较量、俄乌冲突,欧洲和日本都已经和美国紧密的绑在一起,他们对我国的优势产业链具有极大的敌意。因此国际市场对光伏的需求并不会对国内产业链有明显利好。
其次,在供给端,虽然我国的光伏产业链具有全产业链的优势,但竞争者印度正在崛起。
印度有四个优势:
1,跟西方国家关系相对较好;
2,劳动力成本便宜,光伏行业本身的毛利率很低,是个成本敏感型行业;
3,后来者优势,能够直接上最先进的设备,实现弯道超车;
4,疫情影响已经降到最低,供应链恢复,有可能趁中国的这次危机,抢走大笔海外订单。
其实,2021年 我国光伏行业除了上游硅料还有一些供给紧张,其它环节都已经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
如今又面临印度的挑战、海外市场的乌云。除了部分光伏设备公司,我国的中下游光伏制造业面临的挑战正在加大。
毋庸置疑,长远来看新能源车和光伏还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未来行业里还会有很多优秀的公司脱颖而出。
但经过这两年市场的热捧,整个看目前的性价比已经没有之前那样高了。希望大家能够注意其中的风险。
[强哥热评]品评近期市场及热点行业,发掘中长期投资机会。我是强哥,想跟强哥学更多干货的,就点赞支持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