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我坚持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写在weeks手帐本上,然而看似满满的记录、打勾却并没有给我带来想象中的成就感,反而有一种“忙了很多事,却觉得一事无成”的感觉。后来,我仔细观察了这些事项,发现很多都是零散的、能够在短时间完成的小事,比如复印资料、取快递、做卫生、购物、开会等等。它们和我在扉页信誓旦旦写下的“年度梦想清单”并不沾边,列计划时的宏图大志被鸡毛蒜皮的日常吞噬得一干二净。
我和我的HR朋友聊起过这件事,她说:“你和我面试的很多人一样,都缺少一种项目管理的能力。我们所期望完成的那些梦想,实际上就是一个个项目,你既不知道如何细化,更不知如何执行。原本最优等级的事情没有用心去做,又怕虚度光阴,只能让那些琐碎的日常霸占了日程表。”
想来的确如此:求学时期跟着老师走,进入职场后又跟着上级领导走,虽然年龄一天天增长,但只有自己真正学会统筹管理职场上、生活上的项目,才是行事成熟的表现,才拥有别人衡量你能力的标准。
朋友推荐给我邹小强的《只管去做》。全书以职场前辈和菜鸟的日常对话写成,很易读,撇开一些东拉西扯的唠嗑,干货还是不少,尤其是对不擅长“项目管理”的人来说,有非常值得借鉴的地方。
所谓项目,就是需要多个步骤完成的事情。由于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我们通常会遇到一些挑战,比如总是拖到deadline时才去做、过于专注细节忽略整体进度、多个项目并行容易忙乱等等。邹小强是这么应对项目管理带来的难题的:“低头做项目会因为一定要解决某个问题,或要追求完美,而忽略项目整体进度。所以我会做一个个甘特图和倒推项目清单,搞定清单里的事就是在‘低头走路’,看甘特图中的项目进度,就是在‘抬头看路’。”
一、“抬头看路”的甘特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亨利·劳伦斯·甘特发明了用横道或是条状的图示,通过活动列表和时间刻度表示出特定项目的顺序与持续时间。
基础的甘特图制作起来并不复杂,往往纵轴表示项目、横轴来表示时间。这样一来,所有的项目进度都一目了然,管理者可以很轻易弄清项目的剩余任务,评估工作进度。对于年度计划,我们可以每个月都进行一次盘点和调整,相较于年头的鸡血和年尾的颓丧,甘特图可以把压力分散到12个月中,让每个月都向年度梦想靠拢一点点。
二、“低头走路”的倒推分解法
作者认为,做计划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这些项目,所有的项目可以分为四类:简单具体、复杂具体、简单模糊、复杂模糊,不同类型的项目做计划的方式不一样。对于一些简单的项目,比如“一年读完xx本书”、“去xx旅游”等等,没必要做太复杂的计划,以免徒增压力。真正考验我们的,是挑战目前能力、甚至完全超出的计划。
首先,要尽可能的为这些项目拆分阶段性目标,就像跑马拉松一样,如果只盯着终点,就会觉得漫长而吃力,如果将其拆分为每一个1000米,那么达成这些小目标就会不断刺激、鼓舞我们取得下一个阶段的胜利。
其次,学会“项目分解”后,更重要是学会“项目化解”。“大部分的人都只知道项目分解而不知道项目化解,往往看着项目计划得井井有条,但真正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如果你对一个项目已经很熟悉,很有经验了,那么只做项目分解就可以……但如果你对一个项目没有经验,那就既要做项目分解,又要做项目化解。”
因此,我们可以沿着两个维度去做化解。第一,我如何才能让这件事情变得更具体;第二,我如何才能让这件事情变得更简单。
我自己也有这样的体会。比如,在写文章的时候,理想的情况下是拥有几个小时的整块时间来完成,但现实是,不断会有新的任务来打扰。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把“写文章”化解为“找选题、列提纲、找资料、写开头、写正文、校正排版……”等诸多细节步骤。有一些是日常的积累,有一些在碎片时间就可以完成,这样,写一篇文章就不再是模模糊糊、需要耗费大量整块时间的任务。
而把事情变得更加简单,指的是在遇到卡壳的时候,可以选择暂停去寻找灵感、求助他人,甚至微调自己的计划,利用多种资源、方式让项目进行下去,而不是跟某一个环节死死较劲。也许你在把别的项目,或者项目中别的环节完成好后,回过头,当初卡住你的难题不知不觉也找到了化解的途径。
每一个复杂的项目,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与化解。我们可以为项目设置单独的清单列表,就像一个抽屉放一个项目一样,一个项目建立一个清单,以实现多个项目的自由切换。
三、好项目的标准
邹小强认为,一个好的、便于执行的项目,往往有三个标准:
首先是坚韧。坚韧并不等于死磕,事实上,一个能够完成的项目一定有接纳不完美的空间,既能够直达目标,又可以曲线救国。
其次是简化,很多纸上谈兵的计划只是死板的步骤,只有真正用心在化解难题,才能体现出执行人的价值;
最后是解放。我们所列的项目计划一定要摆脱对大脑的纠缠,无论是用纸笔还是电子化,在充分思考以后踏实执行,就不会过分纠结于细节。
就我个人而言,当项目管理的能力提升后,内心反而释放了压力。因为哪怕周计划上的事情变得只有少数几件,我也知道自己在为了某个项目、某个梦想而努力,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