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参与“文质说”播出1500天直播活动。
有幸成为分享嘉宾。很喜欢这样的直播活动,大家随性又带有主题式的聊天。
在我分享了“文质说”带给我的影响和自己是如何推动“文质说”之后,文质老师接过我的话说:“如果一个省有10个欧小丽……”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我就被惊到了,因为他紧跟的一句话是:“那将非常了不起。”
这是一个假设的句子,现在我自己来假设一下:如果一个省有10个这样的我,会如何呢?
首先,能够肯定的是不会有任何变化,因为我的能量也就那么一丢丢,现有的世界格局、人事安排等,都不会受到影响。这是必须要有自知之明的一种认知。
其次,如果一个省有10个这样的我,就多了几个踏踏实实做事,不去问前程的人吧。虽然有一句:星光不负赶路人,但星光负与不负,都不重要,更多的是,身为一个赶路人,只有目标和路径,至于路途上能否看到美丽的风景,终点处是否有人在等你,路旁是否有人在为你鼓掌,都不重要。关于名利,不是不在乎,而不是不会刻意为之,我喜欢水到渠成的,同时也不会任何有奢望与不满。能得是幸运,不能得也很坦然,也就是只在乎我要做,不在乎别人是否看见,也就不在乎他人的评价,是一个比较单纯的人。写下这些时,我居然没有脸红,可见我的心安理得的程度有多么深。
已经不怕被人讨厌了,因为已经拥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
最后,如我这样的人多起来,还会有什么好事发生呢?
第一,对教育有更深的迷恋。首当其冲表现在对学生的喜欢上,比如看见孩子,就愿意俯下身子去和他们交流,陪他们玩,愿意把时间花在他们的身上。比如每次我值周,我都会积极和每一个进校的孩子互动,表扬他的发型、表情,穿的衣服等。今天早上遇见一位一年级女孩子,她很热情和我打招呼,我问她是哪个班的?她说是8班,还说了一句:盖印章的。我想起上周曾在他们班听课,她的手被沾上很多印泥,弄得衣服上到处都是,还未下课,但她很想去处理一下。我悄悄同意她去了洗手间。因为,那个时候的她,被此事困扰,再也不会听课了。不如先解决掉她的疑问,她才安心听课学习。其次,看见一件事情,愿意从教育的角度去思考,身为教育者的可为空间。更多的时候,一定是慈悲多一些,人文多一些。
第二,默默提升自己的能力。每天的读写,已经变成自动化的任务,不需要他人带动,或者考核,已经成为必修的功课。自己愿意花功夫,花时间去研究,向内求,听讲座,写叙事,既打开,又沉淀,能力得到提升。
第三,慢慢成为学生的范本。这样的举动,也会带给学生更多的生长可能。老师的状态,让学生可以看见。对生命的引导,莫过于老师自己活得积极向上又通泰无比。
有人说,情怀和能力必须并重,才是一位优秀的人。我不是奔着优秀而去,而是奔着自洽而去。不内耗,将精力花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如果一个省有10个欧小丽,也许,教育的美好就多发生那么一些吧。
这完全就是给自己脸上贴金。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