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梁艳分享504天。网络中级五期。2018.10.06
摘抄《白皮书》的句子:“咨询师如果希望能够创造影响非自愿来谈当事人接受辅导的契机,特别需要费心费力地倾听与理解当事人,暂时搁置自己的价值判断,不以为自己是改变当事人的伟大专家,且相信当事人才握有改变自己的最终决定权。”“咨询师需要能够看到眼前当事人这个‘人’而非他的问题,且不以标签化的态度对待当事人”。“非自愿来谈的当事人需要清楚地认知咨询师的角色与位置,因为他们往往容易设定咨询师是校方、资方或官方派来的‘间谍’或‘打手’,或认为咨询师就是另一个来训斥他的人。”“我们(咨询师)无法命令一个人改变,除非他自己愿意,而且每个人都需要时间来学习如何处理问题与照顾自己。”“尊重而不批评才能开启咨询师与当事人合作的大门。”“咨询师需特别注意:千万不要太受转介者的期待而变得燥进,或处于一直要当事人遵照转介者目标的立场,因为这很容易让当事人更坚信咨询师是转介者的盟友,而破坏了好不容易建立的辅导关系。”“咨询师需要先问当事人‘你的看法呢?你的意见呢?’让当事人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看完以上句子,使我想到了在高级一期地面课及网络督导课上,老师们分享的案例中自己的困惑。一是助人之心太急切。急于想帮助到当事人,急于看到当事人大幅度的变化。这种急大多受当事人的重要他人(如孩子的父母)对当事人的期待的影响,而乱了阵脚。将自己视为“专家”,不自觉地担负起要改变当事人责任,于是自然地将当事人事当成自己的事深陷其中,忘记了当事人才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当事人意愿才是可能发生改变的契机。二是太过于在乎重要他人的期待或目标。有时候当事人与其重要他人(孩子的父母)的目标或期待不同时,咨询师常常会以家长的目标为主,遵循常理急家长之所急,这是人之常情,会受家长的焦虑情绪影响。比如厌学的孩子的父母,比如有网瘾的孩子父母等。当我们受家长情绪、目标影响时,我们心中的天秤就会倾斜,就会忽视当事人的需要和目标,就会忽视关注当事人这个“人”,就会直奔父母的目标将当事人引向“改变”主题。结果是适得其反,在当事人(孩子)的眼中心中咨询师就是父母请来的要强制改造他的帮凶,当然是不合作了。以上两点,其实呈现案例的老师难得不知道这个道理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为什么还是会陷入困境呢?我以为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再就是咨询师的善良与不忍,总觉得家长信任,也收了咨询费,就应该帮人家解决问题,实现其愿望。再说按照常规,正是学龄阶段的孩子不去学校读书是不正常的现象,不以学习为重中之重而沉溺于游戏中的确需要进行纠正,再看到父母着急上火,情绪激动,就更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帮他们的忙,想办法让孩子回到学校,停止游戏等。殊不知“皇帝不急太监急”是没用的。所以,以后要时刻提醒和觉察自己的言行,始终先以当事人为主,重要他人的为副,在当事人与重要他人之间做好链接,最终达成他们的共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