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去研究“是什么”,专门去研究“是”本身的人,我们称之为形而上学家,他们首先发现,所有这些判断中都有个“不变”的表达,那就是“是”本身,而且他们像小孩子一样发问:这个不变的“是”到底是什么?我相信几乎没有一个小孩子会这么问,如果有小孩子这么问,他的妈妈一定会发疯,而对这样的小孩我们则会称他为天生的哲学家。
巴门尼德开始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年龄已经很大了,但他依旧用最天真的眼光、同时也是最深邃的口吻在问:这个使所有“是什么”的东西成其为“是”的“是”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个先于所有“存在者”存在的“存在”到底是什么意思?
而说到这里我想做一个区分。我刚才说了“先于”这个词。这里所说的“先于”不是“时间上”在先,而是“逻辑上”在先。时间上在先就是开端、起源的意思,比方说,我们的祖先在时间上先于我们。逻辑上在先指的是理由、根据和规律,比方说,物理学法则就是使这个世界得以可能的根据和理由。
所以,你会发现,米利都学派和巴门尼德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追问的是时间上在先的“本原”,也就是宇宙自然的开端和主宰,所以被称之为“宇宙生成论”,后者追问的是逻辑上在先的根据,所以被称之为本体论或者形而上学。
可以这么说,巴门尼德基本是前苏格拉底哲学的最高峰,因为他区分了存在与非存在,静止与运动,理性和感觉,真理和意见,他认为这是两个完全对立的世界,前者是真实的存在,后者是虚幻的现象世界。这对于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