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想现状,我可能确实要打算干一些不从大流的事情,并且从一开始到现在,蓄谋已久,要干的事情,原来就是要干如此逆大流的事情。
没想到,我要干的事情,竟然如此容易总结。
震惊到让我连续用了不少重复的词句。
以上为昨日写完后,搁置的一段话。
由于每天的心境总会叠于前日的心境,所以我不会基于之前的文字再去写,但仍旧有参考性。
今天我开始阅读《人间失格》的正篇。
我从十三岁左右的年纪就开始意识到文字是充满魔力的,短短的一行字中,可以蕴含着庞大的信息,甚至足以承载起一个人。
也正是那时,我拿起了纸和笔,仅靠这两样东西维系着我生命的热情。
在读《人间失格》之前,你很难不从什么地方得到这部作品的相关信息,毕竟这部作品中的不少经典句子都被广大的“忧郁”青年们所喜爱。
我也是如此。
就如那句,“我这一生,尽是可耻之事”。
尽管这样,这本书仍旧没有促使我去阅读。
人生,是有循序渐进的事项的。
今天我打开了这本书,仅是因为洪流将我推到了这里。
我对一个屁孩说了这样一句话,
“有病的我也是我,如果文字和思考这么死气沉沉,那人生对我来说就太无趣了,纸和笔对我来讲都会失去意义。这大概也属于是人间失格。所以,你还能搭理我吗?这番质问像是在催促你拉黑我,所以,我还是个作死的人。”
仅凭书名和一句话,我就知道,这本书中所写的内容与我的人生有着极大的重叠。
当我说出以上那段话,我就知道,原来这就是人间失格。
并不是因为这段话而失格,是因为我从很早的时候,为了解决现实的困境,而将自己分割成了两部分。理性和感性在我身体里有着明确的划分,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划分也变得越来越清晰,一种是入世的我,一种是以非人的第三视角审视自己的我。
有的人或许会用主观和客观来理解这种思考行为,但更贴切点来说,在某些时候我不会把自己当人,正是这样的我,所以有时才会让人觉得我是缺乏人性和冷酷无情的。在感性的我看来,这对他人来说,也确实残忍。
因而失格。
却不得不这样做。
当然,今时也不同往日,我身边还有数不清的历史圣贤们陪伴于我左右,更不妨碍这本书将我情感的基底进一步补充和整理。
我内心的一隅,曾疯狂燃烧着自我。
与太宰不同的是,处在这样的时代和环境中,只在一瞬,我就埋下了一颗能够生根发芽的种子,这将引领我一直有出路可走。
引《人间失格》片段:
“总之,我对人类的营生仍旧迷惑不解。自己的幸福观与世上所有人的幸福观格格不入,这使我深感不安,并因为这种不安而每夜辗转难眠,呻吟不止,乃至精神发狂。我究竟是不是幸福呢?说实话,尽管打幼小起,我就常常被人们称为幸福之人,可我却总觉得自己深陷于地狱之中。反倒认为,那些说我幸福的人远比我快乐,让我望尘莫及。
我甚至认为,自己背负着十大灾难,即使将其中的任何一个交给别人来承受,也会将他置于死地。
总之,弄不明白,别人苦恼的性质和程度,都是我捉摸不透的谜。实用性的苦恼,仅凭吃饭就能一笔勾销的苦恼,或许才是最强烈的痛苦,是惨烈得足以使我列举的十大灾难显得无足轻重的阿鼻地狱吧。但对此我却一无所知。尽管这样,他们却能够不思自杀,免于疯狂,纵谈政治也毫不绝望,不屈不挠,继续与生活搏斗,几时痛苦过呢?他们让自己成为彻底的利己主义者,并视其为理所当然,又几时怀疑过自己呢?倘若如此,不是轻松惬意吗?然而,所谓的人不是全都如此,并引以满足的吗?我确实弄不明白......或许夜里酣然入睡,早晨就会神清气爽吧?他们在夜里都梦见了什么呢?他们一边款款而行,一边思考着什么呢?是金钱吗?绝不可能仅仅如此吧?尽管我曾听说过“人是为了吃饭而活着的”,但却从不曾听说过“人是为了金钱而活着的”。不,或许......不,就连这一点我也没法开窍。......越想越困惑,最终的下场就是被“唯有自己一个人与众不同”的不安和恐惧牢牢地攫住。我与别人几乎无从交谈。该说些什么,该怎么说,我都摸不着头脑。
于是,我想到了一个招数,那就是搞笑。
这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尽管我对人类满腹恐惧,但是怎么也没法对人类死心。并且,我依靠搞笑这一根细线,保持住了与人类的一丝联系。表面上我不断地强装出笑脸,可在内心却是对人类拼死拼活地服务,命悬一线地服务,汗流浃背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