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证明式修辞式推论
13.另一个是后果部目,
因为大多数事情都有好的后果和坏的后果,这些后果可以作为劝说或劝阻、控告或答辩、称赞或谴责的理由。
例如教育的坏的后果是招人忌妒,好的后果是使人变聪明,所以我们不应当受教育,因为我们不应当招人忌妒;我们应当受教育,因为我们应当变聪明。
(注释:参看本卷第21章第1段及第2段。)
这个部目再加上可能部目和上述的一些别的部目,就和卡利波斯的《修辞术课本》是相同的。
(注释:卡利波斯(Kallippos)是伊索格拉底的弟子。)
14.另一个是对立部目。
如果有两种对立的命题,也可以用上述办法从两方面论证。
区别在于,
(1)在前一部目中是任何两件事情相对立,
(注释:例如“招人忌妒”与“变聪明”对立,这两件事情本来不是对立的。)
(2)在这一部目中是两件对立的事情相对立。
例如:有位女祭司不让她的儿子发表政治演说,
-她说:“因为你讲正义的话,人们会憎恨你;你讲不正义的话,天神会憎恨你。”
-可以这样反驳:应当发表政治演说,“因为你讲正义的话,天神会喜欢你;你讲不正义的话,人们会喜欢你。”这就象谚语“把洼地和盐一起买下来”一样。
(注释:谚语的意思是,好好坏坏一起买下来,要晒盐,就得把洼地买下来。发表政治演说可以同时得到好的后果和坏的后果。)
15.另一个是相反部目。
人们公开称赞和暗自称赞的不是同样的东西:
-在公开场合,他们特别称赞正当的事和高尚的事;
-在私下,他们只顾利益。
可以从这两方面的任何一方面推出另外一方面。
(注释:如果对方的论证和他的公开宣言相符,就断定他的论证是和他的私心相反的;如果对方的论证和他的私心相符,就断定他的论证是和他的公开宣言相反的。)
16.另一个是类推部目。
例如,人们曾经强迫伊菲克剌忒斯的儿子担任赔钱的公职,因为他个子高大,尽管还没有成年,伊菲克剌忒斯因此说:“你们把高大的儿童看作成人,就会投票表决把矮小的成人当作儿童。”
又例如,忒俄得克忒斯在他的《法律辞》中所说的话:“你们既然使斯剌巴克斯和卡里得摩斯这样的雇佣兵由于他们为人好而获得公民权,怎么不把那些造成致命的灾难的雇佣兵放逐出境?”
(注释:斯剌巴克斯(Strabax)和卡里得摩斯(Kharidemos)都是伊菲克剌忒斯手下的雇佣兵。)
17.另一个是因果部目。
(1)后果相同,原因就相同。
例如,芝诺芬尼说:“断言神出生和断言神死亡,同样是大不敬,因为这两个说法所产生的后果是:有一个时期神不存在。”
(2)一般说来,同一件事产生的后果总是相同的。
例如:“你们将要判断的不仅涉及伊索格拉底,而且涉及整个职业:应不应该研究哲学?”
(注释:见于伊索格拉底的《交换财产辞》第173节。雅典的富裕公民在被要求担任赔钱的公职或缴纳特别税时,可以提出另一个比他富裕的公民,同他交换财产,然后担任这种公职或缴纳特别税;如果那人自愿担任这种公职或缴纳特别税,就不必交换财产了。)
又例如,“献水土意味着臣服。”
(注释: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曾于公元前491年左右派遣使节到希腊,叫各城邦献上水土,表示臣服。参看本卷第20章注[3]。)
又例如,“参加共同和平条约意味着服从命令。”
(注释:“共同和平条约”指希腊各城邦和亚历山大在公元前336年秋在科林斯签订的和约。这个事件是《修辞学》中提起的为时最晚的历史事件。)
18.另一个是相反的抉择部目。
同一个人的抉择并不永远是前后一致,而是相反,
例如下面这个修辞式推论:“在流亡的时候,我们参加战争,以便回到国内;如今回到国内,我们又愿意流亡,以免参加战争。”
(注释:见于吕西阿斯的演说第34篇第11节。)
19.另一个是可能有的动机部目。
把可能有的动机当作真正的动机,
例如,给人一件礼物是为了把它收回,使那人感到苦恼。
所以诗人说:神给许多人以莫大的好运,并不是由于他大发慈悲,而是要使他们遭受浩劫。
(注释:出处不明。诗的意思是说,神使人走运,人一走运就狂妄,以致遭受毁灭。)
又例如,安提丰的《墨勒阿格洛斯》中的诗句:不是为了杀野兽,而是为了使他们向希腊证明墨勒阿格洛斯英勇无比。
(注释:关于安提丰,参看本卷第6章注[4]。墨勒阿格洛斯曾和许多别的英雄射猎卡吕冬的野猪,他把野猪皮送给射死野猪的女英雄阿塔兰忒(Atalante),以致和他的两位舅父发生冲突,参看本章注[12]。“他们”指射猎野猪的英雄们。)
又例如,忒俄得克忒斯的悲剧《埃阿斯》中的狄俄墨得斯选中奥德修斯,不是出于尊重,而是要有一个相形见绌的追随者。这可能是他的动机。
(注释:狄俄墨得斯是梯丢斯(Tydeus)的儿子,以勇武著称。他要去侦察敌营,选中奥德修斯和他作伴,因为他认为奥德修斯足智多谋。故事见于《伊利亚特》第10卷第218—247行。在荷马诗中,大埃阿斯和小埃阿斯都愿意跟随狄俄墨得斯前去。忒俄得克忒斯的悲剧中所描写的,可能是大埃阿斯。)
20.另一个是原因部目,通用于诉讼演说和政治演说。
要考察人们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的原因,
例如,如果事情是可能的、容易的、对本人或朋友有益的、或者对仇人有害的、招致惩罚的,人们就采取行动,否则不采取行动。
-根据这些理由,我们进行劝说,根据相反的理由,我们进行劝阻。
-根据同样的理由,我们进行控告,根据相反的理由,我们进行答辩;
因为劝人家不做的理由可以用于答辩,劝人家做的理由可以用于控告。
(注释:答辩时指出事情不利于被告,所以被告没有做这种事情。控告时指出事情有利于被告,所以被告是做了这种事情。)
这种部目构成潘菲洛斯(注释:潘菲洛斯(Pamphilos)是个修辞学家。)和卡利波斯各自的全部《修辞术课本》。
21.另一个是被认为已经发生而不可信的事情部目。
如果事情没有实际发生或差一点发生,人们就不会认为是发生了。
例如,皮特透斯乡的安德罗克勒斯反对法律的话,
(注释:安德罗克勒斯(Androkles)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政治家,为亚尔西巴德的政敌,在公元前411年被处死刑。皮特透斯(Pittheus)是雅典城邦的一个乡区。)
当他说到“法律需要用法律来修正”的时候,听众鼓噪起来,他于是往下说:“鱼需要盐,尽管生长在咸水里的东西需要盐,是一件不可能、不可信的事情;厄莱亚渣需要油,尽管出油的东西需要油,是一件不可信的事情。”
(注释:鱼需要用盐来腌制。厄莱亚(elaia)是一种似橄榄而非橄榄的果实,在我国称为油橄榄,已有种植。榨油后剩下的厄莱亚渣可供食用,因为太干了,需要加一点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