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上在荔枝微课听了喵呜公子的整理收纳课,恰逢升温换季之时,心想这周末是该好好整理一下房间和办公桌了。
整理的时候,发现书桌上的一摞书的最底层是《简单断舍离生活:东西越少,内心越丰盛》,作者正是日本“断舍离”这一概念的发起人山下英子,刚好可以用来指导今天的整理行动,棒棒哒!
这本书很薄,半小时就翻完了。书里,作者将她的住宅——她一个人居住的位于东京的公寓,拿来当作案例,从厨房、衣帽间、卧室、客厅、卫生间、书房到玄关,图文结合,非常详细地讲述了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她是房间是什么样的,读者照着做就没错儿。
可是我在整理衣柜的时候,却发现远没这么简单。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少买)
断舍离的第一步是断,断绝大量物品增加。
虽然我平时几乎不逛街,但是没少去给马云爸爸做贡献啊,旅行的时候也没少买,所以我的衣柜简直没法轻易开门。因为会掉落一堆。所以我衣服虽多,整天穿的就那么几套——都是好拿的。
怎么断呢?先从整理开始吧!
整理完了,再看看衣柜里哪些是要舍的,淘宝购物车里哪些是图打折买的其实没那么喜欢的,哪些只是图新鲜只能拍照显摆一次的,哪一类日后是坚决不能再买的。
平时总觉得衣柜里少一件适合当天穿的衣服,今天把所有衣服全堆在床上才发现,艾玛,我的衣服居然有这么多!
那就开始整理吧!先一件一件审视,把不喜欢、染了色、发了黄、会显胖的衣服,以及一年内没穿过的衣服都拣出来丢到角落,其他入柜。
“断舍离”的原则就是要从当下对自己是否有用的角度,决定一个物品的去留。
凡是纠结犹豫的基本都可以丢掉了,有感情的物品要先留着。话说被我扔掉的新衣服还真不少。。。都是买的时候对自己的身材太自信了。。。
买衣服的时候,我有一个习惯:看到喜欢的衣服,就会各种颜色都来一件。所以我同款不同色的衣服有好多,结果一旦不喜欢,就全都不喜欢了。
还有一部是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心境发生了变化,审美也不太一样了,看到只穿过一次的超短裙、镂空的小开衫、不太合身的旗袍、一次也没围过的各色围巾,感觉好愧疚啊。
对不起,让你们受委屈啦,再见。
整理完才发现,我最喜欢的颜色是白色和绿色,2/3的衣物都是这个颜色,还有无数件遮肉的黑色T。
据说,喜欢绿色的人擅长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和谐关系, 总是给人亲切温和的印象,而且十分上进,但因为不喜欢在团体中太过突出, 所以也会要求周围的人一起奋发向上。嗯,好像有那么几分道理。
古典老师在超级个体专栏里面说:我们和物品的关系,往往是我们心智模式的外在投射。
你总是等到要来客人,才会使用高级餐具?这也许是因为在你的潜意识里,你觉得自己配不上它的“高级”。
你总是习惯买好多卫生纸囤在家里?也许根本是因为你对未来充满了不安。
一个人所使用的物品,能够反映出自我形象。
想想还真是,整理物品不就是在整理我们的人生吗?不再纠结于过去,不忧虑于未来,安安稳稳活在当下。
舍:舍弃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多扔)
舍很简单,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为主角,去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这两个标准的东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
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会非常纠结,我们需要不断自问:这件衣服为什么不舍得扔?自己真正害怕的是什么?扔掉了物品,是不是对自己的过去也勇敢地断舍离了?也许那件连衣裙是前男友送的,这个包包是过世的母亲买的,这件衬衫满满都是大学时代的回忆……那些令你或痛苦或心酸的回忆,该放下就放下吧……
而我这个人没有纠结症,扔的时候还真是蛮爽的,一下子收拾出来7大袋衣服,还扔掉了3个包包。
其实还有一部分也属于可扔可不扔的范围,但是我实在拿不动了,就暂时先留着,明天再扔吧。
山下英子说,清空环境,就是清空我们的杂念,过简单清爽的生活,享受自由舒适的人生。这让我想起来出版圈内有名的读客(就是出版《藏地密码》《轻断食》《岛上书店》的出版公司)。有一个周末,我到上海出差,正事办完后打电话给一个在读客工作的朋友约见面,他跟跟我说:“今天我们全公司人都在加班,你知道加班干什么吗?整理个人的办公桌!”
纳尼?来加班就为了集体整理办公桌?
“老板要求我们每个人的桌子上都不能超过1本书,能拿走的东西都要清理掉!”
原因是似乎是老板听了一个整理专家的建议,说这样可以提高效率。不知道是否与此有关系,读客的效率在业内也着实有目共睹。
山下英子这本书里说:“我只是坐在干净清爽的桌边,创意就能从天而降。”
那么,让效率提升从整理办公桌开始吧,除了电脑、计算器、笔筒,没有什么是不能扔的。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去除贪嗔痴)
离就是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这让我想起了去年收拾阳光房的事情。我搬到这里一年多了,面对这个堆满了杂物的仓库,一直视若无睹,我的邻居也一样,而且把自己家的杂物也丢在此处。这个阳光房越来越脏乱,整个儿变成了垃圾堆。我们两家人的光线被严严实实遮挡了。
一个春季的周末,我和十四突然想到:把这里收拾出来,凭空多出来一个大大的空间啊,建花房、建茶室都好。
我俩都是行动派,说干就干,当天两点做了一个大致的规划,然后开始干。一块块木板、一张张桌子、一个个柜子整理收拾,把能用的都留下,不能用的全放进小阁楼。真是体力活啊,干了一会儿腰就直不起来了,浑身都是汗,一脑袋一脸的灰尘。
可是,6个小时后,我们创造了一个奇迹。
下图就是挂上竹帘、摆上植物的模样,是不是整个生活都美好了许多呢?
现在,我常常在此招待朋友,一起喝茶、谈天、禅修、读书,不亦乐乎?
茶桌底下的木板,你看出来是两张大办公桌拼凑的了吗?
要不要来喝一杯?
请记住,断舍离和普通的打扫、收拾不同,它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我们自己。从此刻起,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我需不需要。把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就能让环境变得清爽,心灵也会变得灵动起来,从内到外,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
整理淘宝购物车开始,从让我们一个月来一次断舍离,清楚我们的贪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