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阅读原文片段】
我们总觉得每个成功人士背后都有一条捷径,殊不知,外表看起来的光鲜,背后都是持续刻意的练习。
小马宋曾经在他的公众号里讲过他工作后学习的经历:
我那时在广告公司工作,虽然我想法很多,但是真正有用的不多,对于广告创意的思路也很局限。于是,我用了一个笨办法,我就阅读大量的广告创意案例。那时,我和同事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把德国的一本世界级广告创意杂志10年来的作品从网上全部下载下来,一共是20000个顶尖的创意作品。我又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整理成了10个PPT。而我则把这20000个创意反复看了三遍以上。看完这些创意后,我发现,其实市面上大部分广告,创意方法都是来自这些经典的创意,无非变变形式而已。
同时,我也收集了世界上最经典的文案,全部抄写了一遍。大部分经典的文案我都是背诵下来或者能够复述。这时,我写文案的时候就有了各种不同题材和思路。而我个人也在从事广告的6年间每天保持着阅读10个以上广告案例的习惯。
正是这些背后看不见的刻意练习,才铸就了今天小马宋举重若轻的能力。
对于刻意练习这一点,我也感同身受。过去几年来,我每天坚持1~3小时的反思晨修,再加上每天高强度的思考和阅读,才一点点地挖掘出自己看问题的能力,让自己越来越容易直指要害,反思问题才能让别人觉得深刻。认知能力提升的背后,偷不得一点懒。
所以,关于如何练习掌握临界知识,我说了这么多,但总结一下,其实《学习之道》的作者乔希·维茨金说过一句话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们能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可能是基本技能的东西有更深刻的理解。
【I便签】
what:刚毕业的大学生哪怕专业课成绩再好,毕业之后也不能称之为这个行业的专家,即便他们已经通过四年的时间学会了该专业的最顶尖最全面的基础知识。当我们去看医生,往往更喜欢找年龄大的“主任医师”,而不那么信任年轻的“主治医师”,哪怕他们的挂号费更便宜、需要等待的时间更短。
why: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是因为年轻的主治医师或刚毕业学生有理论却没有经验,我们无法信任其实际能力,而不想给到他们尝试机会。除非他们能证明确实经过了大量的实践,并有典型成功案例。
How:要把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需要大量的持续练习:
第一,确定标杆。找一个好的教练或业内高水平代表作参照物。
eg:你想要学习游泳,第一步就是去找个好的教练。
第二,目标分解。把需要练习的技能分解为小目标。
eg:要想学会蛙泳,教练会建议我们把动作分解成腿部练习、手臂练习、手臂与呼吸的配合练习、手臂与腿部的配合练习四步,并且每一步也要分别地上练、腿部练、分步练。
第三,反复练习。对每一个小目标做针对性的大量练习
eg:学习蛙泳的第一步不是下水练,教练会安排你先在陆地上做大量的动作练习
第四,获得反馈。通过教练或参照物找到差距和反馈,以便做针对性的改善。
eg:教练会在你的反复练习中找到动作中不规范的地方并给出反馈。
【A1便签】
取得驾照之后,一直不敢上路。以至于驾照都换过一次了,也没有再摸过一次车。2022年底,专职司机接受了派驻海外的工作,我只能选择自强自立。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3年春节期间,专职司机变身专职教练,开始带我练开车:
首先,因为时间紧张,他把练车的场景做了划分,如倒库、掉头、实际上路等
然后,我们开始在特定场景下做反复的练习,过程中教练不断的针对实际情况给出指点。
我们在车库不断练习倒车入库,教练自觉对不住我,情绪一直很稳定,不断在过程中指出我在不同情况下方向盘的转向规则等等。
掉头练习选择在一个僻静的车比较少的大路上,一个适合掉头的路口。教练指点我大概什么距离开始减速,打转向,怎么判断可以掉或者要先给车让路等等。
最后,打组合拳,也就是正式上路练习。上班路上我升级成主驾驶,在相对复杂的路况下实际练习。当然,这个过程中教练更是少见的耐心和温柔,直到确定我可以多次平稳的从家开到公司并将车稳妥的停在才车位。
反思:这次练习开车的经历,让我对刻意练习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第一,场景分解的重要性。如果直接就上路,我不可能遇到那么多次转向或掉头的机会,更多的时间是扶着方向盘踩着油门往前跑偶尔踩个刹车,那么很快我就会失去兴趣或者自以为学会了而不想再继续练习
第二,反馈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教练的耐心反馈,我可能到现在还不能完成倒车入库。虽说现在水平也不高,但至少能成功停在车位上了。
第三,持续练习的重要性。在分场景练习完成之后,在一段时间内我俩不怕辛苦的每天开车上下班,在路上不断强化前期练习的动作,最终在教练走后,我有了勇气载着全家老小走高速回老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