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程管理学习的收获
时间管理训练营来到第四课,日程管理,结合最近自己的行动,感觉收获还是巨大的,感觉和牛人之间可能只差了一个日程表,Ta们的日程表有助理做,我的还要自己做。
我的日程表与牛人的差距
对比与牛人的日程表,更加确定地接受了自己是个普通人的现实,同时也有一点点向往,因为秋叶老师也说自己是普通人,跟着学下来,在某些方面一点点牛起来吧
一是没有重视日程表
只是把最近想做的事罗列一下,没有大目标的驱动,有的都没有想清楚为什么,不了解背后的逻辑,单纯看着别人的好,就产生了想要的冲动,列入日程表,对于别人做这件事背后的认知、知识都没想透。比如说永澄老师为了讲目标,讲自己每天做100个俯卧撑、100个深蹲,坚持24天做到了。但是没有了解他为什么做俯卧撑,而不是去跑步或者打球,就单纯的觉得这是个好事,好羡慕,就想去做,结果坚持不下来。
二是没有评估时间和产出
以前列日程只会写上,想做什么事,应该只是算收集了想做的事,就去执行,但是这件事要做长时间,会不会和其他工作有冲突,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要有什么成果产出,都很重要。有产出就会利用目标的自组织原理,最后会封装一个东西,有助于这段时间的固化,所做的事情也会有成就感和满足感,会促进情绪脑在下次完成这事的时候,不会设置太大的阻力。
预估自己的时间有利于回顾,评估自己的真实能力,能客观地认识自己。通过最近的实践,发现,自己想象中的能力跟真正做起事来的能力,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有的事觉得很难,可能要好多时间,但是一做起来发现根本用不了这么多时间;还有些事,看似简单,但真做起来却发现耗时很长。
三是没有平衡人生九宫格,响应全部的事务
短期的日程表,可以只考虑当前的一两个角色身份,但是长期的日程表,还是要列出人生九宫格上的全部事件,这样人生才会丰富精彩,才会让自己看到这个日程表心理更喜欢。
二、对我启发最大的知识点
1、最紧急的事情,往往需要分配时间优先响应,但最重要的事情,往往需要分配足够的时间去响应。
紧急重要的事,其实并不一定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响应。比如电卡没电了,是很紧急的事,因不解决这事,后面好多事都会有影响,但是只需要花十分钟就搞定了,可以在网上交,也可以跑到小区物业交。但是并不需要你自己跑到电厂去发电。但是最重要的事,比如能力的提升,需要时间的积累,智商再高也要经过一定量的练习,智商低点,练习方法对了,积累多点儿,也能成为专家。
2、依据自己的时间产出能力,主动管理事务;和被动依据事务安排,分配自己的时间,是两种结果。
这里面体现了人的一个特点,自己主动的选择,积极性要高好多。同样是一件事,主动选择和被动的接受给人带来的情绪反应是不一样的,哪怕这个主动选择只是错觉。
3、要想获得真正的产出,必须把你的大目标先排入日程。
最近读书看到一个观点,“我们的大脑决策系统并没有优先排序的能力”,我们每天面临的抉择很多,大脑对一个个进行决策,但是它本身是没有排序能力的,如果不把提前后大目标排进日程,最终一个个决策下来,可能与我们的大目标没有关系。如何才能接近它,通过它真正改变人生呢?所以要想成为真正的时间管理高手,就得先成为目标管理高手,在自己的日程表里装入大石块,保证不随便拿出来。
4.无可回避的事情立即安排进总体视图,不要逃避,不要指望随着时间的流逝事情会发生变化,真相是,你不去影响它,它一定严重的影响你。
在长周期的日程表里,我们可以考虑人生九宫格,但是重要的山头一定要早点定下来,这样才可以早点进行作战准备,拿下山头的可能性才更大。
三、点评加餐中的收获
两部电影的时间
如果在日程表里加入这个设定,会让自己更有动力,其实,算算看如果效率高点,在既定工作完成之后,还真可以看两部电影,关键是这种转换能不能顺利完成。有时候看完电影会对个人有很大的影响。
领导是有权力支配你工作时间的人。
这个不用多解释,用角色身份就可以理解,职责在身。
一有空就构思文章,想到一句话,就输入到文件传输助手,这样一天下来,可以积累很多文章素材,随便改改一篇文章就搞定
这个方法很好用,已经在用了。
热爱,是经受种种打击磨难却依然不会放弃。
这种热爱是在分析完大目标后,制定的一个3-5年的作战计划,虽然现在打的都是败仗,但是坚持下去,大概率会产生好的结果。
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必须接受的。
与其不接纳,影响情绪,不如反思,做好后面的应对。
四、要让工作更成功,用到课程中的策略
本课中的很多策略都可以用在工作中,产生更好的结果。首先是安排日程表,纵观长期的工作,把重点的点找出来,提早下手,进行准备。进行分解,预估每个环节的时间,设制时间线和成果。重视自己时间,更要重视领导的时间,把他们的时间用出效果。
五、我的日程表和下一步的行动
学完这一课开始用里面的方法设计自己的日程表,以前做周计划总是感觉差点,用本课的知识点去梳理,打通了很多点,周日上午就做完了周计划和回顾,以前是一定会拖到周一的。
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先学习秋叶大叔的日程管理方法,一对比才发现他的日程真是不一般,我的想法是先做起来。同时记录自己的完成情况,与日程表进行对比,找到感觉,持续下去。
秋叶日程管理方法VS“GTD”五步法
我对GTD的理解通过看《搞定》系列书,以及学习永澄老师的《掌控每一天》教学视频学到的,现在基本上是按照收集、组织、排程、执行、检视思路去做事。每天早上要做的事就是收集想法。但是使用过程中可能有些走样,但是也有些心得体会。秋叶日程管理方法,在这五个环节上与搞定存在一致性,都是找出重要的事,评估完成的时间,给它们安排进日程,执行,回顾反思。更优的地方在于,强调大石块、鹅卵石、沙子和水的组合,兼顾了大目标,利用了时间,是时间为导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