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咨询中,被问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在工作中我问别人一个问题,我听不懂想多问一点,就感觉到对方很不耐烦,这时候我该怎么办呢?”
过去在这种情况中,对方常常是感受到别人的不耐烦,进而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笨,学得这么慢,感觉很打扰人家。
我的回答是:“别人不耐烦,那是TA的情绪,是TA需要负责的;你因此而自责不开心,是你的情绪,是你需要负责的。我们每个人,都只能,也必须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课题分离。这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来自阿德勒。
这个概念的含义是:在人际关系中,我们要分清楚一件事究竟是谁的课题,我们都只需要负责自己的课题,既不要对别人的课题加以干涉,也不要允许别人对自己的课题加以干涉。
那如何判断一件事是谁的课题?
只需要判断这件事发生之后,结果由谁来承担。
比如上面的例子,这个咨询者去问问题,对方不耐烦。当一个人表现出不耐烦时,有可能身边的人不喜欢跟TA沟通,有可能身边的人会对TA有怨言,而这些结果都是这个人去承担的。也就是说TA的情绪产生的结果,仍然是发生在TA自己身上。
这样一来,这件事就非常简单了。
当咨询者问一个人问题,这个人要么可以直接清楚表明不想回答,要么可以耐心解答,而当TA表现出不耐烦,说明这里面有TA需要修习的课题,这不关我们的事。
而另一方面,当因为对方不耐烦,自己开始觉得自己笨,攻击自己,让自己觉得难过、失落、没有自信,这其实也与对方无关了,只是自己需要修习的课题。
因为,同样的话语,这个世界上一定存在一些人会非常难过,而一定会有另一些人完全不受影响。
我们每个人,都只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课题上,不逃避,不偷懒,老老实实地把这个课题修习到60分,到90分。
人际关系,也就是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