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很多发表过对这部影片的评论了,但还是想谈谈自己的感受,通过影片,我看到了四个点。
1.子女的自以为是
这并不是一个贬义的句子,是孝顺的体现。小时候,子女总是认为不听话父母就会不高兴,并不知道父母是因为我们做的事情会走弯路、会有危险才生气。长大了,子女总是觉得给父母多些惊喜,多些物质生活的改善,多些关爱,父母就会高兴,其实子女健康快乐就是最大的安慰。
贾晓玲的所作所为自以为是在让母亲更快乐更幸福,殊不知是母亲在配合她演每一场戏。孩子总在以自己的方式让父母快乐,却不知自己做什么父母都会觉得快乐。
2.父母对子女的爱永远不变
李焕英在穿越后,看到贾晓玲从天而降,第一个反应就是用双手去接,根本没有想到女儿已经成年,已经是个一百多斤的胖闺女。
除了李焕英母女,影片中还有两对也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爱,李焕英因为女儿考上了首都艺校大摆宴席庆祝。席上,王琴炫耀自己的女儿考上了UCLA的导演系,这虽然是为了气李焕英,但那种自豪与优越感全都从一颦一笑中透露出来。还有沈厂长为儿子沈光林提供了各种优越的条件,但最后沈光林一一拒绝毅然决然下海,父亲也没有反对,这不也体现了对儿子的爱吗?
3.有些坎儿不是说过就能过去的
李焕英在贾玲19岁那年意外去世,20年后影片上映,期间,贾玲不止一次提到自己的遗憾、不舍与惦念,每一次都泪流满面。这个心结在她心里 20年了,依然没有过去,那些时光,那个时刻深深地印刻在了她的骨子里。我相信,一部电影可以弥补遗憾,能修复伤痕,但不一定能清洗忧伤,有些坎儿一辈子都过不去。
4.首先是他/她自己,然后才是父母
“记忆中,母亲一直都是中年妇女的模样,我忘了她曾经也是花季少女”。是啊,每个人都曾年轻,谁都经历过孩童时期,豆蔻年华,青春年少,是时间的风霜一席席为父母填了白发,把他们变成了风烛残年的老人。
我们从未参与父母的青春,那时他们也有自己的梦想,自己的爱情,自己的潇洒,只是因为有了孩子才降低标准,把更多的经历投入到子女身上。现在大火的海淀区妈妈,不少人都是国外常青藤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但她们义无反顾的将所有时间全都用于教育子女,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事业。
有的孩子觉得父母照顾子女是理所应当,却不知道父母为此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如今有很多家庭因为老人不帮忙照看孙子外孙而闹矛盾,请别忘了,他们首先是自己才是父母,他们也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珍惜当下,让所有未发生的遗憾不要发生,让所有的“抽空”变成“有空”,让所有还未来的及表达的爱尽情的发挥,让亲爱的爸妈再多感受些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