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原文片段】
成人学习的选书技巧
首先,还是区分以知识为中心的阅读、兴趣类阅读和致用类阅读。前两种情况相对容易选书——以知识为中心,只要选择相应领域的经典之作就好,去豆瓣查查,再问问行家,很快可以找到;兴趣类阅读,闻着味去找就可以,充其量买来后不对胃口,那也浪费不了多少钱。最复杂的是致用类图书的选择,比如你升职后在管理方面有些困惑,我给你推荐斯蒂芬·罗宾斯的两斤多重的《管理学》(第13版),你肯定不会满意。
打个比方:第一种情况的阅读像求学拜师,你可以很轻松地找到最好的大学、最牛的大师(找到后能不能跟上是另外一个问题);第二种情况就像看电视或下馆子;第三种情况则像挑选对象:首先不能是败絮其中的人,但也不见得高富帅或者学历最高的就最适合你。
这里只谈致用类阅读的选书技巧,分为3步:“海选”“相亲”“过日子”。
第1步,“海选”。先从问题出发,从自己出发,确定要学习的主题。比如时间管理,通过搜索、询问、看亚马逊书评(对致用类图书,亚马逊书评比豆瓣书评可靠一些),找到这个主题相关的十几本书,大概了解下,剔除若干本(这里的要点是“筛选”,而非“选拔”),把其余的都买下来。
第2步,“相亲”。海选下来,买的同主题致用类图书少则四五本,多则八九本。别在乎那几百元买书钱,也别等到打折的时候再买。在学习上,尤其是在明知道对自己有用的学习上,省小钱是最傻的。你不会等医院打折再去看病吧?
书到手后,要求自己用一两个小时全部翻阅一遍——每本书花10~20分钟。这个过程非常像相亲,不需要特别了解有哪些高效的相亲方法,只需要清晰目标:选一个目前对你而言最适合的“人”。这个“人”只有你自己觉得对眼,才能算数,其他人说了都不算。
第3步,“过日子”。开头一定不要同时读好几本书,那样反而不利于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对选定的那一本书,认真地阅读。起码在一段时间里,你只读这一本书。
用便签法拆为己用,可以只拆目前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点,也可以用书的框架“从网到点”开始构建自己有关该主题的知识体系。
过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再找出没选上的那些书,随便翻翻,看有没有值得拿来做便签补充的内容,并丰富现有框架。
【I:重述原文】
What:
该便签描述了如何通过3步法致用类阅读选书的方法。
why:
越来越多的成年人面对知识困难时,不知如何从书籍下手,甚至不能高效选择、学习到对自己有用的书籍。
how:
①筛选。通过各大网站筛选出与自己所需主题相关的十几本书。
②略读。买下书后,用1~2h略读,选一个你觉得合适自己目前阶段的书。
③精读。认真读这本书,用便签发拆书
where:
适用于致用类书籍,尤其是针对工作生活中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不适用于散文和小说。
【A1:关联经验】
案例故事:
对于看书我比较随性,往往是看眼缘。这也是导致我的知识体系没有成一个系统化,经常是碎片化知识。在12月份参加一个跨年演讲的活动时,为了有一个好的理论支撑,我就把之前看过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又重新看了一遍,按照便签法把里面的两个重要方法论进行了拆解。然后又进行了讲稿的准备。
后来反思了一下,自己在读书方面没有分主题、分模块去阅读,其实本质是不知道自己需求中最重要的需求是什么,随缘的成分太高,导致效率很低。
案例反思:
读书,尤其是方法论的书,还是要以终为始的去学、去做。
【A2:规划应用】
目标:3月底前用三步法筛选出医患沟通类的书籍,并用拆书法提炼出2个关键方法论,形成一堂课。
行动计划:
①豆瓣和微信读书按照医患沟通为主题,筛选出高分书籍
②买回来之后快速浏览,确定一本书
③将书拆解,形成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