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兰兑斯散文《人生》读后感
引子:我希望能有一天、穿上白寸衫、带上牛仔帽、骑着马,路过高塔,路过深渊,路过原野.....去往无名之境。
勃兰兑斯的散文《人生》,让我想起了拉康的三界理论:即人在精神层面同时活在“想象界”“实在界”与“符号界”之中。文中的高塔体现了很多人为了生存与发展,而表现出来的向上攀登,在“符号界” 的共性;“地洞”是三类人“想象界的形象”;以及一个十分淡化的“实在界”。恰好这一周来,我都在没日没夜的看各种丹麦民间神话传说,而作者勃兰兑斯恰好是丹麦人。使用的这些熟悉的意向,不由得令我会心一笑
高塔:“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每一级上似乎也难以再有任何值得留恋的东西...这样,大多数被称作正常人的一生就如此过去了,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有一个说法是很多人在30岁时就已经死了,不过是杵到70岁才埋而已。不幸的是,精神的凋零与停滞是常见的。我也一直在攀登高塔,包括心理学、佛学、艺术、历史和各种我感兴趣的知识。这座高塔似乎没有镜头。但至少,现在的我依然会为每上一步,所见的风景而感到赏心悦目。
深渊:“这里还有一个地洞,那些走进去的人都渴望自己挖掘坑道,以便深入到地下。而且,还有一些人渴望去探索许多世纪以来前人所挖掘的坑道。年复一年,这些人越来越深入地下,走到那些埋藏矿物的地方。他们熟悉那地下的世界,在迷宫般的坑道中探索道路,指导或是了解或是参与地下深处的工作,并乐此不疲,甚至忘记了岁月是怎样逝去的。”
探索各种人类精神世界的宝藏,也一直是我的主要乐趣之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马上又要去千里之外的地方求学。虽然说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舍弃了对知识的诉求。但当我细数这些珍宝时,带上它们上路,它们给了我凝视深渊的勇气。
旅程:我一直被远方吸引着。也许正如萨特所说的,生命从一诞生,就被抛在未知当中。散文中,每一个人在各自的“场”里获得的东西。对于年轻的我而言是什么,是未知的。但我愿意去往那里,穿上白寸衫、带上牛仔帽、骑着马,路过高塔,路过深渊,路过原野.....勇敢的去往未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