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富点评训练营 13/90

李克富‖谣言:雪宫少年杀人事件

李克富‖从众:两人跟着三人走


【作业要求】

今天的作业需要大家复习的知识点很多,比如非正式沟通的典型形式,以及从众、模仿、暗示、社会感染等,在此基础上,体会并回答为什么面对谣言保持沉默那么难!

【 作答】

第一问:上文及到的知识点梳理

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

大众沟通亦称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信息交流过程。

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与背景等七个要素构成。

按组织系统分类,可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沟通模式图

正式沟通:是通过组织规定的通道进行的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正式沟通的优势是信息通道规范,准确度较高。一般有5种形式,即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和Y式。

正式沟通网络图

非正式沟通:是在正式通道外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非正式沟通形式灵活,传播速度快,但存在着随意性大和可靠性差的弱点。

非正式沟通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影响力大,但容易出现失真和歪曲,一则谣言可以一夜之间,传遍城市的大街小巷。

有学者通过对“小道消息”的研究,发现非正式沟通网络主要有三种典型形式——

流言式:一个人地把信息传递给其他许多人。

偶然式:按偶然的机会传播小道消息。.

集束式:把小道消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朋友或有关人,集束式又称葡萄藤式。

非正式沟通网络图

非正式沟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交往而产生,难以控制,容易失真。一般传播速度也比较迅速。在许多情况下,来自非正式沟通的信息,反而容易获得接收者的重视,有事先预知性。于传递的信息一般以口头方式,不留证据,不负责任,随意行较强,许多不能通过正式渠道传递的信息,就可能在非正式渠道中传播,形成所谓“小道消息”。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俗称“随大流”,表现为个体的意见与行为和群体中多种人相符合。

从众行为的特点:

1.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像的。个体想像中的群体的优势倾向,也会对个体造成压力,使其选择与想象的多数人的倾向相一致的行为。

2.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众;也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影响,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行动。

3.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性是从众的重要特点。

从众的功能:

1.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

2.从众具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功能。

从众的类型:

1、真从众:个体不仅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而且内心也相信群体的判断。这是一种表里一致的从众,行为与认知不存在冲突。

2、权宜从众:个体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判断,相信真理在自己这边。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在行为上附和群体的要求。这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从众形式。由于外在行为与内在判断不一致,个体会出现认知失调,体验焦虑等情绪。

3.反从众:个体内心倾向与群体一致,但由于各种原因,外在的行为表现与群体的主流不一致。比如群情激愤时,作为领导也受到感染,想法和感受与员工一致,但为了防止事态失控,领导在行为上的表现却很理智和冷静。

从众行为的原因:

1.寻求行为参照。在许多情境中,个体由于缺乏知识或其他原因(如不熟悉情况等)必须从其他途径获得自己行为合适性的信息。按照社会比较理论的说法,在情境不确定时,其他人的行为最有参照价值。个体从众,指向多数人的行为,自然是找到了较为可靠的参照系统。

2.对偏离的恐惧。偏离群体,个体会面临较大的群体压力乃至制裁。任何群体均有维持一致性的倾向及相关的执行机制。对那些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接纳、喜欢和优待,而对偏离者则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在社会生活中,多数人实际上已有尽量不偏离群体的习惯。个体从众性愈强,其偏离群体时产生的焦虑亦愈大,也就愈不容易偏离。从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看,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鼓励人们的从众行看,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鼓励人们的从众行为,因而东方人较容易产生对偏离的恐惧。

3.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水平以及成员之间的吸引水平。凝聚力高的群体中的成员,群体认同感较强,与其他群体成员之间有密切的情感联系,有对群体做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自我要求。

影响从众的因素:

(一)群体因素。

1.群体成员的一致性愈高,个体面临的群体压力也越大,个体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2.群体的凝聚力越大,对个体的吸引力越强,个体越容易从众。

3.群体规模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个体从众行为的可能性随群体规范的增加而上升。但超过这个范围,群体规模的影响不明显。研究表明,规模的临界值大致在3~4人。

(二)个体人格因素。

1.个体自我评价越高,从众行为越少;反之,个体自我评价越低,从众行为越容易发生。

2.个体自信心较强的,从众较少;个体自信心低的,容易发生从众。

(三)情境的明确性。

如果情境很明确,判断事物的客观标准很清晰,那么从众行为会减少;相反,如果情境模糊,个体对自身判断的肯定程度降低,从众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四)其他因素性别、智力等因素。对从众也有影响,但尚未发现这些因素与从众之间有明显的确定性的关系。

什么样的人容易产生从众心理?一般来说,女性从众多于男性;性格内向、自卑感的人多于外向、自信的人;文化程度低的人多于文化程度高的人;年龄小的人多于年龄大的人;社会阅历浅的人多于社会阅历丰富的人。

模仿是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模仿是人们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当个体感知到他人的行为时,会有重复这一行为的愿望,模仿便随之而来。

模仿的特点是:

1.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样是模仿的条件,但模仿是自愿产生的,有时可能是无意识的。

2.相似性:模仿者的举止近似于其所模仿的榜样。模仿可以分为有意模仿与无意模仿两大类。有意模仿是模仿者有目的、主动的模仿,即使他不了解别人行为的真正意义,但由于他觉得模仿别人能获得好处,于是就在行为上仿照别人。无意模仿并非绝对的无意识,只是意识程度相对比较低。

模仿的意义:

1.模仿是学习的基础模仿是个体反映与再现他人行为最简单的形式,是掌握人际互动经验最简单的机制,也是个体学习的基础。

2.适应作用个体适应社会生活,模仿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在个体发展早期,这种作用尤其突出。没有模仿,个体很难适应他所面临的各种情境。

3.促进群体形成模仿会使群体成员在态度、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性提高,增进群体凝聚力。

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G. Tarde)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三个模仿律:

1.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

2.几何级数率: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迅速蔓延。时尚、谣言的传播像滚雪球一样。

3.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

暗示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以及动作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使其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暗示往往采用较含蓄、间接的方式进行。暗示涉及三个要素,即暗示者、暗示信息和被暗示者。

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

1.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效果有明显影响。2.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则暗示效果明显;被暗示者年龄、性别与暗示效果也有关系,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一般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3.被暗示者所处情境是暗示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个体处于困难情境又缺乏社会支持时,往往容易受暗示。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

在一般情况下,暗示者是主动的、自觉的,相对来说,受暗示者是被动的。在这方面,暗示与劝说是相同的。但暗示不是靠逻辑推理和理论论证,而主要是靠提示,在这方面,它与劝说又有区别。暗示与指示、命令也不相同,它不具有压力成分,不要求别人非接受不可。因此,所暗示的一般多是比较简明的思想和行为,而对于复杂的理论思想或事物,只靠暗示是不行的,需要应用教育、说服等手段。至于一些非要别人按一定方式进行的活动,则需要有指示和命令。暗示与模仿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早期的社会心理学家把模仿、暗示和同情看作群众心理的三大原质。F.海德认为,当一个人的观念使他人接受时为暗示;当一个人的情绪使他人感受时为同情;当一个人的行动使他人也要如此做时则为模仿。实际上,无论是思想、感情或行动都可以产生暗示和模仿。两者的区别在于:

1.在暗示中,刺激是被控制的,对暗示者来说,虽然通常是以含蓄的和间接的方式,但一般都是有意识的;而在模仿过程中,模仿者的行为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但被模仿者一般都是无意识的、非控制性的。

2.模仿者的仿效行为一般都与被模仿者的行为相同或相似,而受暗示者则不一定作出与暗示者类似的行为。

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

社会传染的特点:

1.双向性:感染者与被感染者可相互转换,你感染我,我感染你。

2.爆发性:在较大群体内产生循环感染。通过反复振荡、反复循环,引发强烈的冲动性情绪,导致非理性行为的产生。

3.接受的迅速性:在感染的氛围中,感染者发出的信息及情绪刺激为被感染者迅速接受。

社会感染的分类

1.个体间的感染发生在个人之间或小群体成员间的感染。是社会感染最常见的形式。2.大众传媒的感染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文艺作品及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体情绪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文化生活与精神生活日趋丰富,大众传媒的感染日益突出,影响巨大、深远。3.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发生在处于同一物理空间但其成员又不可能人人都能接触到的大型群体内的感染。其重要特征是循环反应,个体的情绪可引发他人产生相同情绪,而他人情绪又反过来加剧原有情绪。这种感染中情绪反复激荡,易于爆发,导致人群非理性行为的发生。例如,球迷闹事,邪教的狂热以及战争与灾变情境中的惊慌失措都是此类社会感染造成的结果。

第二问:体会并回答为什么面对谣言保持沉默那么难!

谣言这东西……

关于谣言,在明朝末年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有这样的描述:凡街市无根之语,谓之谣言。上天儆戒人君,命荧惑星化为小儿,造作谣言,使群儿习之,谓之童谣。小则寓一人之吉凶,大则系国家之兴败。荧惑星,是以红色。今亡国之谣,仍天所以儆王也。

在现代,谣言的散播是基于信息的快速传播,而谣言的形成通常有两个基本条件:即事件的重要性和事件的模糊性。事件的重要性可以引起大众的关注,而事件的模糊性即可以遮盖谣言的漏洞,又让听者难以明辨。

其实,在信息十分闭塞,科技较为落后,且国民受教育程序较低的情况下,谣言这东西常常被一些谋士或术士所利用,利用谣言可以更好的控制国民和利用人力资源,谣言用来笼络人心可是一大法器啊!

可是,在网络信息较为发达,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人民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今天,为什么谣言依旧能横行其道,且让众人深信不疑呢?

心理作用:

⑴情感:人类是地球上情感最复杂的动物,也正是因为如此,这种复杂性虽然是人类特有的优势,但同时也成为了一个人类自身所携带的BUG。很多谣言就是利用人类的这一特点而进行攻击的,像那些欺骗大爷大妈们高价买保健品的群体,他们可是把人类的这一BUG利用到了极点,上当者并不是因为感觉保健品有多好,更多的是因为自己的情感思维沦陷了,在强大的情感攻势下而忘记了自我。再比如:那些求求助的、求帮忙找人的、诉说悲情家世的等等,这些谣言无一不是利用人类的“善良心”而进行散播的。

⑵ 从众:从众心理其实是大众心理,人类虽然是地球上最聪明的生物,但有时候也可能是最愚笨的生物,比如在集体中……个体在独立的环境中相对思维会比较清晰,思考问题的意识一般也不会丧失,但是,大多数个体一旦进入群体环境,那可能就马上会失去自我思考能力,思考问题的意识会随着环境气氛的增强而慢慢丧失。比如:集会、传销等集体性场合。像传销组织中,很多人事后都知道那是骗局,都是不可信的,可是为什么一到了那个环境中就完全被动了呢?原因就在于人类的思维很容易受环境影响而变化 ,而主导者却善于制造和利用环境。

⑶真假相错

      有很多谣言并不是百分百的胡编乱造,而是利用热点事件而添油加醋地进行其它的编撰。

        事件一:我们不妨在这里说说“端午不能祝快乐”这个哏。这个哏是在2015年端午节的时候突然从网络上流行开来,相传是由一个叫杨广宇的非遗专家所说。然后这个段子开始在网络上疯狂传播,很多人深信不疑,我们说了几十年的端午快乐突然间都变成了“端午安康”,很多好心人还开始给说“端午快乐”的人进行扫盲知识普及。

      首先,这个哏很好的利用了“端午节”这个热点,毕竟做为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没有几个人是不知道了,所以蹭这个热点就有了谣言形成的第一个必要条件,事件的重要性。

      其次,拉出屈原这一古代人物来产生迷惑性,将端午定义为祭祀的节日。而中国人了解历史的方式大多是听说而来,而并非通过学习而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谣言形成的第二个条件便有了,那就是事件的模糊性。因为在绝大数人的脑海中,端午节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而到底是什么样的,没有多少人愿意主动去了解。

那么,破解这个谣言困难吗?其实,如果我们还有主动学习的能力,那么就应该利用好网络这个工具,动动手指就能了解到关于端午的全部知识点。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网络的的利用只停留在:复制、粘贴、转发这个层面上。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很多谣言才可以在网络上大行其道,只要手指轻轻一点,很多人都会看到,看到的人有一部分选择了重复这个动作。

网络带来了谣言,网络也可以破解谣言,即便是我们不愿意去查阅,那么不妨对这条假信息进行一次横向比对:春节和端午,哪个更像是祭祀?有祭祀活动的春节我们都可以互祝快乐,而为什么吃个粽子的节日却不能祝福快乐了,春节好尴尬,端午很无奈,网民为此很心累?

事件二:微信群里转发的“塑料大米”视频。因为近些年的食品安全问题,国人对吃的东西是相当敏感,而看到这样一条视频哪能再容得下骗子呢?所以,“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知道真相”成了转发者的口头禅,而真相是什么呢?视频拍摄者把一点大米在锅里炒了一阵子变成了黑乎乎的东西,还冒烟,就骂商家造假,说是用塑料造大米。这是神马逻辑,神马思维啊?难道大家生来都是三星级厨师吗?没有粘过锅,还是没有糊过锅?哪种食物在锅里热久了不会变焦,不会冒烟呢?

塑料造大米?真要是奸商肯定不会干这种赔本的卖买,首先塑料的成本价要高于普通食用大米,用塑料造玩具,造家用厨具都比造大米更划算。其次,把塑料造成大米要经得起高温蒸煮,还得能有大米的口感,臣妾做不到啊,哦不对,是塑料做不到啊!

通常,爱转发谣言的人都不怎么喜欢看这种长篇大论,所以,能看到这句话的人应该很少……虽然说谣言止于真相,但是我更愿意相信谣言止于智者,因为,对于一个有选择性视听障碍的人来说,即便是真相放在眼前也不会看到。

【没有腿的谣言却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日行千里。——John Tudor】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63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951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427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77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835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99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68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44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79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71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27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21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56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7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79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10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15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的作业需要大家复习的知识点很多,比如非正式沟通的典型形式,以及从众、模仿、暗示、社会感染等,在此基础上,体会并...
    在温暖的阳光下阅读 207评论 0 0
  • 非正式沟通是指在组织正式信息渠道之外进行的信息交流。当正式沟通渠道不畅通时,非正式沟通就会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与正...
    唐铭含阅读 347评论 0 5
  • 李克富|| 谣言:雪宫少年杀人事件 - 简书 李克富||从众:两人跟着三人走 - 简书 今天的作业需要大家复习的知...
    yy点点阅读 234评论 0 1
  • 李克富‖雪宫:少年杀人事件 李克富‖从众:两人跟着三人走 沟通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非正式沟通是在正式通道外进...
    瑞雪英姿_8f35阅读 152评论 0 0
  • 终于,她又在新浪博客安了家,因为这里冷清,这里干净。我总问她,为什么一定要仓皇而逃,不停的逃,难道有一个安定的,热...
    原木C阅读 29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