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1日 星期六 小雨
按照与豆的约定,清晨起床顺便唤醒她。
“妈妈,我想和你一起去上课,好久都没听老师讲故事了,我想去。”睡眼惺忪的豆挣扎着爬了起来。
“你确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次和豆确认她的想法。“妈妈很高兴你能与我同行,但你确定你还有时间写作业吗?”
“我可以课间写啊。”
“好孩子,如果你计划去听课,那妈妈就建议你不要带作业去,安心听课就好了。”
抑制住内心的喜悦,加快出门前的准备……
和豆到达省图离上课只有两分钟。“不迟到”是我对自己的承诺,今天等豆花了一点点时间,但路途特别顺利,有惊无险的上学路,下次出发可不能再超过八点十分。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以为“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会是一个行为准则,而曾老师抽丝剥茧的讲解却将我们带入到夫子所处的特殊时代,于是夫子的温情再一次让人感动,心生敬意。
朱子曰:“不求安饱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
打破思维的定式 ,夫子的话总是充满弹性。有曾老师的指引,再读,又是不一样的体会。
原来夫子并不是提倡苦行僧般的生活,而是志向远大已无暇顾及外物。想想自己,“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以为自己在反复的修正中已安于平静,没想到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却包裹着一颗惶惶不可终日的心。
安全感,不是外求可得的,也不是外物可以填充的。“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更是一种内在的需求啊,摒弃了外物的羁绊,我的志向会不会更清晰有力一点呢?
多思无益,好好学习。
《弹性》列纳德•蒙洛迪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