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九变篇里面提到的内容。古代看是将有五危,如今来看是管理者有五危,或者可以理解为说是五种性格弱点。
原文是〖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可以理解为五点
❶一日必死可杀。即一门心思往前死拼硬打,只知道逞血气之勇,而缺乏谋略和灵活性,就很容易被人下套诱杀。《黄石公三略》有云,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顾其死。愚者不顾其死,这种将领是最愚蠢。
❷二日必生可虏。必死不行,必生也不行。战场上贪生怕死,就很可能被俘虏,仗还没开打,主将吓破胆子,全军溃败。上升到更高维度,一个国家,人民如果惧怕任何牺牲,也是很容易被人长期殖民。就算形式上独立了,其实还在仰人鼻息。义和团经常被人嘲笑反智,但正是义和团让当时西方列强放弃了直接殖民中国的玩法,转而继续支持清政府搞间接统治,中国才没有走向彻底的分裂。类似的例子还有,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自身的框架一定要强势,一定要稳。你越不想得罪所有人,就越容易被欺负。
❸三日忿速可侮。忿是指易怒,速是指易躁。易怒易燥的将领,先侮辱谩骂他几句,搞点激将法,就受不住了,容易妄动而失去方寸,或者说很容易贪功冒进,被敌人设伏,自取灭亡。这是很考验管理者心理素质的。有一部著名的官场小说,里面的主人公每次遇到棘手的事情时候,都反复地在内心里面提醒自己每临大事要有静气,越着急越不能急。
❹四日廉洁可辱。这个地方的廉洁,跟今天不是同一个意思。放在今天指的是两袖清风,这里说的是廉洁好名,过于爱惜名声的意思。一个人如果太爱惜名声,自尊过剩,就很容易被敌人通过污名化的方式来拿捏他。过于爱惜名声,其实就是把自身价值建立在了他人评价之上,会非常被动。
❺五曰爱民可烦。这里的爱和《过秦论》里面那个“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里的爱是同一个意思,即吝惜之义。不吝惜钱财土地,招贤纳士。爱民其实是吝惜民利。仁慈爱民本来是美德,但是在战争里面如果过于吝惜民利,敌方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反扰于你,让你失去战场的主动权,类似于道德绑架。为将者是不能有妇人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