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已终,人未散,华美的灯光渐渐淡去,大幕终将落下。谢幕,成了台上台下的最后狂欢!
这几年,看了一些舞台剧或戏,剧目自是各领风骚,各家剧团的谢幕方式倒也不失为可品味的小菜一道。
多数剧团的谢幕大同小异,从群演、助演至主演依次亮相,或三五成群,或成双成对,纷纷躬身向观众致敬,掌声欢呼声交融成最为热烈的场景。当然这热烈的程度要视剧目而定,愈是经典的剧目或是最为大牌的演员,则谢幕更持久热烈,演员往往需要多次返场,欲罢不能。记得去年看《暗恋桃花源》,适逢此剧上演三十周年,以及黄磊主演此剧十周年。至剧终,黄老师早已哽咽。谢幕时,赖声川导演现身,黄老师情绪还未平复,整个谢幕持续良久,令人无限感怀,久久不愿离去。
较为有趣的谢幕是,将剧情中的人物代入谢幕环节。例如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五女拜寿》,戏中人物众多,场面十分热闹。谢幕时,演员均以剧中人物身份双双对对来亮相,动作神情依旧延续所饰角色,很是欢快,气氛相当融洽。如今,不少剧团都会沿用此种方式,来增加谢幕环节的可看性。
最为唯美的谢幕,要数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陆游与唐琬》。在剧终后,设计了一个别具一格的演员亮相环节:聚光灯下,满地嫣红零落,一床古琴,几多愁怀;戏中配角均已分站两侧,茅威涛的陆游和陈辉玲的唐琬各自一袭白衣登场,一坐一立,两眼脉脉,深情款款,再次将观众的情绪推向了高潮,此后各组演员依次谢幕,向观众答礼。
戏曲舞台上,一度有主演谢幕返场加唱的习俗,现在很多剧团依然延续这一旧习,而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却是无此惯例的,此举还曾被坊间诟病。但作为越剧舞台当今第一女小生的茅威涛老师,却始终坚持这一做法。她说,一台完整的戏,观众看完之后是会有情绪的延续的,需要时间去回味,返场加唱往往跳离了剧目本身,对艺术来说是不完整的。初期,我曾对这一说法不以为然,但是在几次看了《陆游与唐琬》之后,则深表赞同。的确,一部经典的剧目,需要用最完整的方式来诠释,观众亦需要更多时间来细细咀嚼和回味剧中细节,容不得任何不协调的因素来穿插干扰。
记忆里,最为感动的谢幕小环节有两个,一旦忆起,常常动容:
一个,依然是关于茅威涛。凡是她主演的剧目,谢幕最后时刻,她每一次都会躬身用手示意观众,台下乐池中还有全体乐队人员,请观众将掌声送给乐队,此时她为乐队而屈躬。
另一个,是在网上看《承上启下·一代传人尹小芳艺术专场》的视频。
尹小芳(艺名)先生是尹派宗师尹桂芳最得意的弟子,也是尹派艺术传承的关键人物。尹桂芳先生因在文革中遭受迫害导致身体残疾,因此在文革后,尹派艺术的很大一部分教学传承是由小芳先生担纲的。当今越剧舞台上最当红的三大尹派小生,茅威涛、赵志刚、王君安当年都得到了小芳先生的亲授,亲切称其为”小先生“,其为尹派艺术所作贡献之卓著亦令世人称道。
2008年,尹派弟子们感恩于小芳先生在艺术上的鞠躬尽瘁,为其举办专场演出,我是在去年从网上看到的这场演出的视频。小先生在越剧界出了名的为人谦和。在演出临近终场,茅、赵、王三大弟子唱完《沙漠王子·算命》一折后,随着一声儒雅委婉的”伊丽,我的眼睛亮了……“,小芳老师吟唱着尹派经典名段出场,全场掌声雷动。一曲唱罢,小先生按照既定安排要作陈词讲话,只见其双手抱拳,微微上举,对天拱手,再将一礼缓缓躬施于观众……。见此情形,场下掌声更是不绝于耳,而我已感动得泪眼模糊!
小先生对天一拱手,我不知,她是在向她敬仰的尹桂芳先生在天之灵示意,还是向上苍致敬,只见她此一礼毕,眼中闪起了泪花,此后的讲话更是谦卑得令人感佩……
同样谢幕,茅老师的向下躬身,是向所有为艺术付出的演职人员致敬;小先生的仰天一礼,是对艺术大师、祖师爷、上天的敬拜!这一下一上,都是对艺术的无限敬意,亦令人感动于艺术家敬天爱人的艺术操守!
最近,琼瑶阿姨关照身后事的新闻再一次博得头条,其对生命的从容令人敬慕。琼瑶阿姨一生著书无数,真正的写尽人生百态。而能在曲未终人未散之时,即能安排好自己人生“谢幕”大事,这是要咀嚼过怎样的人生况味,拥有怎样豁达的胸襟,才能如此坦然!
人生如戏,有开场,亦必有谢幕!
生命这出戏,每天都在直播,无论精彩与否,我们终将谢幕而去!每一刻的悲喜、聚散、成败都在我们的演绎之下一一呈现,赤裸裸,无法掩饰。生命这出戏,每一天都是修行。好好把握每一个当下,演绎好上天赋予我们的角色,在修行中,去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品行,放下我执,用仁爱、慈悲、善良的心去行走在世间,令生命不再有遗憾,那谢幕一刻,必是优雅而完美的!
365天百字文 #20170320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