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障碍,也是精神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可见于各种人群中。
由于患者思维、情绪等发生改变,导致患者常表现出较为异常的行为,如出现幻觉、妄想,坐立不安,胡言乱语,或者非常怪异的行为。
这样的表现使得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人群中较为突出,也使得该疾病成为精神疾病中最广为人知的一种。
精神分裂症如果不接受心理治疗和康复护理的话,病情只会越来越严重。
那么,精神分裂症在治疗过程中可以不吃药吗?
Part.
1
精神分裂及时诊断很重要
自发现以来,精神分裂症一直被视为一种退行性疾病。
然而,脑损害的进程并非无法遏止,虽然罹患精神分裂症是不幸的,但及时、恰当、有效的干预可以减轻疾病负担。
及时开展精神科治疗不仅能改善眼前的状况,包括症状及功能,对于长期预后也有益处。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全程治疗过程,早期识别,权衡疗效和耐受性,提高治疗依从性,是早发精神病性障碍患者治疗中关键的事项。
及早治疗有超过80%患者在治疗第一年内可获得症状的缓解,病情能够显著改善,否则疾病将进行性恶化。
Part.
2
药物治疗必不可少
目前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患者必不可少的治疗途径。
很多人担心“是药三分毒”,害怕一系列副作用,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存在顾虑。
而事实上,精神分裂症本身就可以显著破坏大脑。
此外,很多患者在症状缓解后即自行停药或减药,经常导致病情复发,在停药研究中,无药状态下长期维持缓解状态的患者屈指可数。
Part.
3
精神分裂症需要服药多久?
目前理论上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在症状控制后尚需进行巩固期和维持期的治疗。
临床指南建议,首发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应持续1-2年,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时间熬到了,就可以停药”。
而是通过这1-2年的观察期,医生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患者的诊断及其康复程度,进而给出一个延迟但更可靠的建议。
维持治疗期内,大部分患者的精神分裂症诊断能够得到确认,且仍持续存在精神病性症状,针对这些患者,建议其继续用药、长期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