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两段对话,第一段:
“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努力,孩子还是这样?”
“因为你没有改变自己。”
“我改变了自己呀,以前我经常骂孩子,现在不骂了……结果孩子还是这样”
第二段:
“我看了很多育儿技巧呀,我也用上了,怎么都没有用?”
“你是怎么用的?”
“按照上面的方法来呀。”
“你理解方法的目的吗?”
“这我倒没想过。”
这两段对话是我经常跟孩子家长的对话,家长的努力总是让我十分感动,以前的家长是放任型,孩子遇到问题,不听话,要不粗暴处理,要不全权交给相关机构处理,并不认为关自己的事,孩子也不可能越来越好;现在的家长,懂得自我反省,愿意去改变,去尝试,但是很多时候,孩子还是老样子,有时候还会“变本加厉”,家长只能无奈地说:“不是我不想鼓励他,想打他,是他逼得我没办法,只有打才最有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以下是我的回答。
故事:需要改变的不是行为,而是对孩子的看法。
先听一则故事:一位崇拜圣雄甘地的孩子非常爱吃糖,他妈妈为了让他戒掉糖,千里迢迢找到甘地,希望他能劝说自己的孩子。可是甘地说,你三个星期后再带著他来。母亲说我们家很远,好不容易来了,就请你帮帮我吧。可甘地坚持说,你三个星期后再来。于是,这个母亲三个星期后又带著孩子去见甘地。甘地告诉孩子要少吃糖,孩子答应了。孩子的妈妈问甘地,这麽简单的一句话,为什麽上次不说,非要自己等三个星期。甘地说,我也很喜欢吃糖,我花三周时间让自己戒掉糖,我才有勇气跟他讲。
这个故事的解读经常是我们先要做好自己,才能要求孩子,但如果这样子去解读,就容易进入一个误区,比如一位爸爸想让孩子改掉赖床的习惯,于是自己每天早起,要求孩子也早起,孩子起了几次就坚持不下来了,爸爸对孩子说:“你看,爸爸都做到了,你怎么做不到?”,结果孩子容易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脸皮也越来越厚。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解读甘地的故事,甘地之所以影响了孩子,不是甘地以身作则,也不是甘地发挥了偶像的作用,而是甘地真正理解了孩子的行为,得到了孩子的认同,所以才对孩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想象,原文中“甘地告诉孩子要少吃糖”,甘地是怎么跟孩子对话的呢?
A、孩子,少吃糖,对牙齿不好。
B、哎呀,吃糖会让牙齿掉光,就吃不了别的好东西了。
C、我知道你喜欢吃糖,甜甜的,真美味,我也喜欢吃,所以上次你妈妈来让我告诉你别吃,我并没有说,因为我都做不到。当我了解吃糖会对牙齿不好的时候,我尝试从每天吃一颗,减少到每周吃一颗,我做到了,相信你也能做到的!
答案显然易见,当然是C。
说到这里,我脑子里浮现了两个画面。
第一个:我经常尝试手把手教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比如有一次家长带孩子要出发了,孩子还在看电视,我在旁边,就支招给家长,按照我的做法原封不动地做一遍,孩子一定听你话。首先,跟他坐在一起,一只手轻轻搭在他的肩膀上,跟他一起看他正在看的动画片;然后时不时跟他聊一下里面的内容,让他意识到你进入了他的‘世界’;之后,找准时机(动画片)快要结束或者告一段落之前跟他说,哎哟,现在是几点了,还要赶着回家做饭呢,你再看5分钟好不好,妈妈在门口等你5分钟。最后,我来协助妈妈在5分钟的时候走到孩子旁边问他“妈妈去哪了?”,孩子就会问我时间,我就会告诉他,他就会跑出去找妈妈了。妈妈见到孩子后鼓励孩子真是个守时的人。这样一个流程,既能够增进亲子关系,又能够让孩子懂得‘控制自己’,还能够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
结果,一开始实施……妈妈就直接对着孩子说“快点,我们要走了。”妈妈马上意识到自己没按照我的做法来,马上改口对孩子喊“5分钟,5分钟……”事后,我问妈妈为什么没有按照我的方法来,她说当开口的一瞬间,根本做不到。
这告诉我们,方法不是没有,而是如果你没有理解孩子和自我突破的能力,任何方法都没用。
第二个:经常有家长跟我说:“黄老师,孩子最听你的话了,麻烦你跟孩子说说,叫他上课别玩笔盒了,认真听课。”而我的做法从来不会直接跟孩子说:“不许上课玩笔盒了。”而是去了解孩子玩笔盒的原因,因为孩子那时的内心是无聊的,难受的,只能通过玩笔盒满足内心需求,无聊难受的原因或许是听不懂老师讲课,或许是上节课下课被同学欺负,找准真实原因后再跟孩子探讨该怎么做往往才会得到效果。
这告诉我们,换个角度去思考孩子的不良行为,才有可能改变孩子。
图解:意识不到理解孩子的重要性,任何方法都没用。
我曾经遇到一个孩子,非常调皮,喜欢吐口水,不听话,不爱遵守规则。难道他不懂得守规则的重要性吗?其实是知道的。我做了一个实验,我故意在他面前“不守规则”,把积木打翻,结果我非常吃惊,孩子马上以大人的姿态要求我赶紧捡起来,我边捡他还边催促我快点快点,又边搞破坏,嘴里还一直说“不懂规则,该罚!”
这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一个懂得守规则重要性的孩子还是不守规则,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用尽一切方法,但是还是治标不治本,到底是什么原因?接下来我用两幅图来解释。
上图以孩子撒谎为例,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用尽方法,还是改变不了孩子撒谎的行为。
上如解释了当圆圈中的对孩子的看法改变了之后,做法和结果也改变了。
所以,用什么方法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对孩子的看法。当对孩子的看法没有改变的时候,用“对”的方法,也做不出相应的效果,比如温柔地鼓励孩子“你能行的!”和焦急地催促孩子“你能行的!”同样的语言,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心理学的书籍中,所谓的方法,并不是具体要怎么做怎么说,而是要你去领悟原来我还可以这样看待我的孩子。
我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嘴上说理解了孩子,但是做法却还是不理解的,而以上两幅图就很好地说明了改变孩子的前提不是学习怎么做,而是改变圈圈里的价值观。
图解:理解孩子的前提是理解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做不到,最常见的,现在的老人家知道不应该重男轻女,但当家庭生了儿子之后,那种高兴的感觉肯定比女儿强;白人知道不应该歧视黑人,但当出现一件不好的事可能是白人也可能是黑人做的,第一反应一定黑人居多。因为我们的观念不是说变就变的,而是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我做了一幅图说明。
以上是我随便列举了几个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和各种信念的因素,所以,一个人的价值观不是说变就变的,它是受到你的成长经历和周边环境的影响。所以,能理解孩子的第一步,就是先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去看待孩子。理解了之后,才能获得自我突破的力量。
就这几个道理,篇幅有点长,但是如果都理解了,不仅是孩子,整个家庭就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