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人生不顺之事十有八九。”似乎苦难和人生自古以来就是一对搭档。尽管如此,苦难却是不可挑战的,恰恰相反,战胜苦难的人生反而更有意义。今天我们继续解读《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聊一聊:如果人生是一场悲剧,要如何面对?
为悲剧性乐观主义辩护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活得很累,过得不幸福、不快乐。比如被领导安排在一个不喜欢的团队工作,每天要面对牢骚满腹的父母,下了班回家还要做繁琐的家务……生活的压力和烦恼,让很多人难以负担。但是常识和现实,又总是命令人们“幸福起来”和“乐观起来”,告诉人们难过哭泣也无济于事。
幸福和乐观是不能强求的,人们只有找到一定理由才能真正幸福起来,就好比“笑”。如果只是在照相馆里被要求“笑”,那么这种毫无缘由的、强装出来的“笑”肯定是不自然的;但是如果因为考上理想的大学或者找到心爱的人等原因,发自内心的感到幸福,那么人的“笑”才是发自内心的、舒展的、打动人的“笑”。
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核心思想是悲剧性的乐观主义,也就是告诉人们在任何情况下,特别是悲剧和苦难面前,人学会要勇敢地面对,化消极为积极,等待最终“化茧成蝶”的那一刻。
悲剧性乐观主义主张,在任何时候,即便是面对困难、疾病、厄运,人的生活和生命都是有意义的,人应该主动把消极的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才能战胜困难。事实上,他的这种观点恰好是当今时代所畅行的存在之虚无的一剂良药,帮助那些正处于迷茫中、不幸福、不快乐的人们找到生命的意义和努力的方向。
人一旦有了存在之虚无的思想,就会引发后可怕的后果,甚至这种结果是致命性的。比如在弗兰克尔所在的集中营中,一部分囚犯被眼前的苦难吓倒,认为“即便再努力,也不过是在等死”,于是他们会形成一种所谓的“放弃综合症”的行为模式。主要表现为这些人拒绝早起干活,宁愿待在满是排泄物的草垫子上,然后拿出一支藏好的烟,开始抽。那一刻,他的行为就决定了这个人会在48小时内死亡。
集中营的例子或许有些极端,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不乏一些抱着“活着没有目标,生活毫无意义”想法的人,他们常常以抽烟、玩游戏、刷手机来消耗时间和生命。弗兰克尔早些时候对患有“失业型神经官能症”的年轻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引发这种病症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错误地认为自己没有可以从事的事业;二是把没用和生活没有意义等同起来。
其实,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当弗兰克尔成功地说服患者加入青年志愿者组织、接受成人教育或访问公共图书馆的时候,这些人能通过免费且有意义的活动填补大量空闲时间之后,他们的抑郁症就消失了。所以,其实有时候,真正能够救赎一个人的不是药物,而是要拥有悲剧性乐观主义精神,拥有追求生命意义的能力。
如何化解人生的“三重悲剧”
大多数情况下,一旦人拥有了悲剧性乐观主义精神,那么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小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了。但是,人生有些悲剧没那么容易轻松应对,弗兰克尔称之为“人生的三重悲剧”。运用“悲剧性的乐观主义”,人生的三重悲剧就可以化解。
首先,面对“三重悲剧”之首——痛苦,就要通过努力和坚持,将人生苦难换变为机会。2020年的高考,众多网友都被一个患有“庞贝病”的东北男孩所感动。他叫王唯佳,来自沈阳法库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1米74的他体重不足90斤。因为患有罕见病,全身肌肉无力,脊柱侧弯,甚至晚上要戴着呼吸机才能睡个安稳觉。即便如此,王唯佳并没有放弃努力学习,他起早贪黑,每天坚持学习13个小时,凭借强大的毅力,最终在高考中考出662分的优异成绩,成为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高级中学理科第三名。谈到高分“秘籍”,他只给出两个词──“努力”和“坚持”。
8月21日,王唯佳等来了心仪已久的南开大学录取通知书。今年暑假,王唯佳还在村里办了一个免费的高考辅导班,为学弟学妹们提供帮助,因为他觉得帮过自己的人太多了,无以为报,他要把这份正能量传递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样做也算是对大家的善意进行回报。王唯佳一个年仅19岁的残疾少年,用他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即便生来就要面对困难,也要勇敢应战,只要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
人生“三重悲剧”的第二个是内疚,对此,我们要学会从罪过中提炼改过自新的机会。毫无疑问,只要是人,都会犯错。当我们的无心之举给别人造成了损失和伤害,我们的良心就会受到谴责。比如司机因为着急赶路而闯了红灯,恰好撞倒了路过的行人;又比如因为一个人的失误,导致整个团队工作任务没有达标等。其实,有些错误并非不可原谅,犯错后知错并且尽力补救就可以。比如司机因为闯红灯撞了路人,不能逃避,而要立刻停车并积极配合警方做好事故处理工作,给予被撞的人合理的补偿;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团队工作任务没有达标,就要及时跟领导反馈问题,积极和团队成员沟通,最重要的是通过反思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保证下次不再犯错。
为了帮助那些因为内疚而郁郁寡欢的人们,作者弗兰克尔曾经尝试为服刑的罪犯开设意义疗法小组。他告诉罪犯不要为自己的错误开脱找借口,要正视自己的问题,同时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在意义疗法小组进行的过程中,弗兰克博士一再告诫罪犯不许破罐子破摔,要超越自己,重新做人才是他们人生的意义。结果,这个小组接受心理治疗的27人中,只有一人在刑满释放后再犯,其他人全部从原来的罪行中悔过自新了。
与监狱里的罪犯想比,我们平时犯下的错误就显得小得多,比如前面提到的开车闯红灯或者拖给团队业绩拖了后腿等等。其实,犯了过错并不可怕,更不需要因为内疚而丧失对意义的追求。对于已经犯下的错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正视自己的错误,改过自新,同时积极为损失作一些补偿和补救,事实证明,最终完全能够摆脱内疚的折磨。
除了前面提到的痛苦、内疚,最后人生最难以逃避的“悲剧”就是死亡。没有人能够逃过死亡的结局,人生的每一个时刻都包含着死亡的可能性。所以,不妨从短暂的生命中,寻找获取负责任的行动力。
2020年的疫情让人措手不及的同时,人们也被那群敢于与病毒作斗争的“逆行者”——医护人员所感动。而在这群最可爱的人当中,无数人记住了一个名叫张定宇的绝症医生。张定宇今年56岁,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院长,自自2019年12月29日转入首批7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后,张定宇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其实,张定宇自己也是一个需要救治的病人,被确诊患有渐冻症的他每一天都在和死神赛跑。
疫情期间,张定宇从来都没有因为自己的疾病而耽误过一天工作,当记者问他:“你不累吗?”他的回答不禁让人潸然泪下,他说:“我的生命每一天都在倒计时,我希望可以在有限的生命力多做一些事情。”据统计,自疫情爆发以来,武汉金银潭医院共收治2850名新冠肺炎患者,是是武汉市最早接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也是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最多的医院之一。
正是因为了有无数个了像张定宇这样无私奉献的医护人员的守护,最终人们才在新冠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而身患绝症的张定宇医生,虽然他生命的长度已经定格,但是他生命的宽度每一天都在增加。
同样的,我们也应该羡慕和尊重那些年老的人们,虽然他们年事已高,行动迟缓,但是他们所拥有的人生阅历却是无形的财富,而这些财富是任何事情、任何人都不能从过去夺走的,这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财富,是值得所有人羡慕的。所以,当我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时,没有必要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感叹和恐惧,我们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让一切看似“悲观”的事情,都变得乐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