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六点签到
不是每个人都活在同一个世界。
人并非活在同一个世界,而是活在自己诠释的世界里。阿德勒为了说明这件事,举了幼年时期的状况为例: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事人面对同样的幼年时期可能会作出不同的解释。即使幼年曾遭遇不幸的经历,他还是可以作出完全相反的诠释。
“比如说,某个人认为自己已经完全脱离不幸的经历,而且以后可以回避同样的状况。
此时,这人心里可能会这么想:‘为了避免同样的不幸状况再度发生,我要努力让我的小孩在更好的环境中成长。’
“但是遭遇同样经历的另一个人可能想法又会不同:‘人生真不公平。为什么别人都可以过得那么顺利?既然这个世界是这样对待我,那我为什么要对别人更好。’
因此才有不少做父母的人对小孩子有这样的想法:‘我小时候也曾这么辛苦过,我都撑过来了,你们也应该要这样。’
“第三个人可能会这么想:‘我小时候有这么多不幸的遭遇,不管我做什么都应该被原谅。’
“无论是哪一种,我们可以从他们采取的行动中,看出他们对他们的人生赋予什么样的意义。只要不改变诠释的内容,人就不可能改变行动。”(《自卑与超越》)
如何解释自己的幼年时期?用阿德勒的话来说就是如何“赋予意义”,方法有很多种。
不只是过去,就连当下置身的状况也是一样。在上述的引用文后面,阿德勒接着说:“个体心理学就是从这方面下手,挣脱了决定论的束缚。
任何经历本身都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我们不应该放任自己因为经历的冲击——也就是所谓的心理创伤——而受折磨,而应该要从经历中找出合乎目的的解释。
我们不应该被自己的经历决定,而是应该要通过赋予经历意义来决定自己。
因此,当我们想把特定经验作为未来人生的基础时,很可能会作出错误的决定。
意义并不是由状况决定。我们应该通过赋予状况意义来决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