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青年,词义原指受过学校教育、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人。可是自从中国出现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个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之后,这个词也有了新的特定的含义,即指从城市到农村或边疆地区参加生产劳动的初中或高中毕业生。
回顾中国知识青年回乡或上山下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历史,应该说从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了。
早在1951年,山东省掖县过西区后吕村的农家女徐逮春,高小毕业后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7岁当了村里四户人家的互助组组长,后来她成了新中国树立的第一个回乡知识青年的典型。1953年12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社论,以“做祖国第一代有文化的新农民”为口号,号召家在农村的高小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生产。
从那时起,国家就把组织知识青年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作为一项政策提了出来,并开始了大规模的广泛的宣传动员。究其历史背景,第一是减轻当时出现的城镇人口就业压力的需要;第二,国家也确实想通过“一代有文化的新农民”参加正在蓬勃发展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以改变农村文化落后面貌。1954年3月12日,《人民日报》转载了山东《大众日报》文章《徐建春——农村知识青年的好榜样》,旨在号召全国农村知识青年向徐逮春学习,回乡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接着密锣紧鼓,1954年4月22日,青年团中央发出《关于组织不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或准备参加生产劳动的指示》;5月24日,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党组《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5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直到1995年,这个宣传动员的热潮仍在继续。继徐逮春之后,也又不断涌现出回乡务农的知识青年先进典型。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吕根泽,广东省罗定县的杨明汉等。1955年夏天,河北省临西县十五岁的高小毕业生吕玉兰背着行李卷来到东留善固村,几个月后当了农业合作社社长。她成了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又一个影响深远的榜样。
1955年12月,一份题为《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的材料,送进了中南海,毛泽东主席看后十分兴奋,他针对文中提到的该乡中小学毕业生在农业合作化中发挥的作用写了一段热情洋溢的批示:“组织中学生和高小毕业生参加合作化的工作,值得特别注意。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无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一批示在以后若干年中成了指引和激励中国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纲领性口号,以后二十多年,它推动着中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一次次掀起高潮。
也就在1955年,学习苏联组织青年到西伯利亚和阿尔泰地区建立“共青团城”开垦荒地的经验,中国共青团中央也发起了中国的青年垦荒运动。1955年8月,由北京1500名青年组成的垦荒队,到了人称北大荒的黑龙江省萝北县,先后建立了“北京庄”,之后又有天津、河北等地的垦荒队员接踵而至,在这里建立了“天津庄”、“河北庄”等8个集体农庄。中国南方的大城市上海也不甘落后,1955年9月,组织了98人的垦荒队开赴江西省德安县九仙岭,在那里建立了“共青社”。之后又有浙江温州的青年垦荒队去开发大陈岛,广州青年去开发海南,江苏和四川的青年去青海创业等等。当年这些“北京庄”、“天津庄”、“共青社”,类似于后来以安置知识青年为目的组建的生产建设兵团的雏形。
回顾巴彦淖尔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也当从1955年开始。这一年夏天,上海市高小毕业欧玉莲等36人来到尚属甘肃省蒙古族自治州管辖的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各管理区落户。当时被称作支援边疆,简称“支边”。她们当是最早来河套平原落户的知识青年。欧玉莲后来曾获渡口管理区妇女标兵和配种能手称号。1960年《内蒙古日报》曾发表题为《从上海到内蒙古献身我区农牧业——欧玉莲志在建设新农村》的通讯,介绍欧玉莲的先进事迹。和欧玉莲同期在巴彦高勒镇幸福乡河壕管理区艾家湾村落户的女知青万锦云,曾任管理区妇女主任,于1957年当选为磴口县人民代表,后又曾任艾家湾生产队副队长.
1956年初,山西省团委组织了由中小学毕业生和社会青年组成的1104人的青年垦荒队,分为五个支队,分别到当时属于河套行政区的五原县、狼山县、安北县、达拉特后旗和属于乌兰察布盟的固阳县,建立集体农庄,垦荒种地。其中在河套平原的四个集体农庄中有知识青年891人。从晋北到狼山的垦荒队员230人,50%是青年团员,40%是中小学毕业生。后业这些垦荒队员全部留在当地。
1958年“大跃进”时期,杭锦后旗蒙古族女知青郎秀云等13名高小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到临河县永华农业社安家落户。1960年,郎秀云被树立为当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先进典型。
欧玉莲、万锦云、郎秀云,她们是巴彦淖尔最早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