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译文】子贡说:“我不愿别人把不好的事强加在我的身上,我也不愿把不好的事强加在别人身上。” 孔子说:“赐呀,这不是你能够做到的。”
【读解】子贡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不喜欢别人把我不喜欢的东西强加给我,我也不想把我所不喜欢的东西强加给别人。这也是《论语》里的一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另一种表述。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子贡也想达到这个境界,于是当着孔夫子的面把这个感叹说出来了。但是孔夫子却给他敲了一棒:“赐也,非尔所及也。”赐啊,你还达不到这个境界,说则容易做则难啊!
我们看到很多人在生活之中,在这个学问上,不管是道家还是佛家,讲得头头是道,但是你是否真正做得到呢?未必。孔夫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连跟随孔夫子这么多年,如此优秀的门生子贡,孔子都认为他做不到,可见这并不是语言游戏,它必须落实在修行之中,在我们的心性之中生根才行。如果不生根,你能够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吗?肯定做不到。只有这套理念、这种修养入了骨,融入自己的心性之中,如颜渊所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真正达到了这样的火候上,可能才会得到孔夫子的认同。
个人认为:我不愿别人把不好的事强加在我的身上,我也不愿把不好的事强加在别人身上。有两层:一是别人把不好的事情强加到我们身上,这个是无法控制的。因为我们不能改变别人。还有一层,我不把我不喜欢的东西强加到别人身上。这一层或许通过我们努力我们或许可以做到。或许我们没办法控制别人把不好的事情强加到我们身上,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把自己不喜欢的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
论语 也好其他儒学经典也罢,一句话看看挺简单。做起来没那么容易,我们生活中稍微有接触国学的人都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的不知道有有几个,如夫子说子贡一样,“赐也,非尔所及也。”不要以为知道就能做到,但也不要轻易自我菲薄,做不到我我们才要努力去做相信有一天我们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