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与不看电子产品的孩子,差距竟然如此大?

每次一提起孩子与电子产品的关系,最容易想到的问题莫过于“沉迷电子产品”“影响视力”“运动变少影响身体健康”“让孩子性格变差”之类。

然而在昨天的一个活动中,我突然想到了一个更可怕,而且几乎没有人关注的问题:

电子产品提供的信息量太少,导致孩子“天生比别人慢一步,甚至好几步”。

为什么呢?我们先卖个关子,讨论一下其他几个问题。

首先,沉迷电子产品也好,影响视力也好,影响身体健康也好,其实都不是什么难题。一是控制时间,二是保持距离端正坐姿之类,基本危害就解决了一半,甚至现在还有看手机学运动的软件,反而还要增加孩子的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就更别说现在很多孩子还得上网课,用手机、平板、电脑之类的做一些作业之类的了。

至于让性格变差,电子产品也并非直接原因,相反是疫情导致孩子缺乏社交场景,以及部分家长的不重视(或无暇顾及)才是关键。

总之,似乎这些问题都无法直接、清晰地怪罪在电子产品头上。尤其是当新一代的家长自身也是电子产品的长期使用者、受益者甚至依赖者。

顺带一提,这里说的“依赖者”并不单纯是说家长喜欢刷手机,更多是家长把电子产品变成了“托管”孩子的一种方式。

我能理解现在大多数家长是忙碌,或是精力不足,或是在调养自己的脾气(想起了“远教近攻”——离远了还能耐心教孩子做功课,离近了分分钟打起来了)。而且家长们心里可能想的是,反正只要我控制好孩子们看的内容,比如益智的动画、教育片,比如勤举报一下我觉得不适合孩子看的视频之类的,这样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我作为胡乱举报视频的受害者有多不赞成这种行为就不说了,毕竟作为一个80后,就算被举报的资源,我也依然能找到,至于怎么找……就不便多说了~

但作为一个心理学爱好者,我必须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电子产品所能提供的信息量与现实的巨大差距。

首先,人类对于外界信息的学习,尤其对于年幼的孩子们,几乎是无时无刻在发生的。每个人的小时候都有非常大的注意广度,具备在非常大范围里捕捉信息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也是孩子们看起来想象力丰富,对世界充满好奇,有着旺盛求知欲的重要基础。如果在这个时候不让他们去接触信息丰富的环境(比如大自然,比如游乐园,比如各种不同地区的风景),而只是把他们的注意力框死在一方屏幕内,你想想他们会损失多少学习的机会?

其次,电子产品呈现的内容是由什么人做出来的?绝大多数是成年人,特别是专门给孩子们看的内容,更是99.999999……%是成年人——要是给个未成年搞个这种视频你们也不敢随便给孩子看是吧?

那么成年人眼中的信息有什么特点呢?注意力的广度低,但深度高,也就是我们可能不如孩子们一样有非常宽广的观察范围,但我们善于发现信息的重点,而且一旦我们发现这些重点,我们的思考深度就会特别高,就如大家看完一部电影,会讨论很多比如立意、比如手法、比如情节,甚至会代入现实,代入其他很多可能跟电影本身没有绝对联系的很多话题中去。但我们也很清楚,这种讨论对于孩子来说几乎是无用的,他们还小,基本不能理解这些,无论看什么电影,只在乎色彩鲜艳与否,角色可爱帅气与否,画面漂亮与否等等——这么说吧,大家想想自己小时候看过的老电影,长大后看是不是发现小时候啥也没看懂?

那么既然不能上深度,而成年人的注意力范围又比较狭窄,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是什么呢?内容的信息量比实际要偏少。

有人可能会说,这也看制作的精良度吧。

那么我们再进一步,无论制作得再精良,你在电子产品上所能呈现的信息,是不是只能有视觉和听觉两个渠道?而人类的信息接收渠道有多少?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也就是,就算是最精良的,完全反映现实的作品,也只能填满我们40%的信息渠道。

40%是什么?我们说考试60分算及格,但有哪个家长希望孩子只是及格呢?何况这才40,离60还差一半那么多?

再说了,不管如今的技术多么爆炸,相信对音画质量有要求的各位也很清楚知道:

真正能与现实媲美的3D技术还不存在;真正无损的音乐音效也几乎不存在。

而且这两种技术哪怕是存在,难道会拿去做成儿童节目?赔本都赔死了。而且我相信没有人不知道:任何节目里的绝大部分音效都是音效师搞出来的假音效!(尽管确实很多时候都能以假乱真)

看,现在就连这40%,都基本达不到满分,甚至很可能只有30%甚至20%……但我们甚至都无暇去关心,因为另外那边还有60%呢!这个100%的整体才是最重要的!须知,这五种渠道合起来,最终形成了什么?形成了感知觉,感知觉才是我们每个人赖以生存的那100%!

感知觉是什么,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它以感性的认识为基础(上面提到的四种感觉),以理性思维为其表现形式。

就比如吃一个苹果。我们“看”到这个苹果,“触”碰并拿起这个苹果,“嗅”到香味,咬到嘴里的口感(触)以及“味”道,还有我们听到咬苹果的那阵脆脆的声音……这一切在屏幕里能实现多少?

而这5个渠道所带来的信息,在大脑里经过同时加工,就能成为复杂知觉,甚至成为记忆。从此,只要我们接收到上述的任何单一信息,都可能联想到“苹果”的存在,并能够自行在脑中补完其他的信息——这过程和结果甚至都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明白。

而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我们的经验储备和评价系统,就成为了“直觉”,也成为了“双商”的重要基石。

直觉并非虚无缥缈的存在,而是我们认识世界,接受刺激并作出判断的最基础的能力。它的准确与否,取决于我们经历过的类似场景的多少。而直觉的敏锐度也决定了我们的反应能力、观察能力、应变能力、学习和工作效率。

而双商里面的智商,必须要依赖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还需要通过学习来提高,以及依赖于对过往经验总结归纳的推理能力——这其中,经验的丰富程度本身又与具体的感知觉能力有关,可谓是相辅相成。毕竟对一件事的看法除了自身的评价系统之外,还依赖于对事件还原的程度,而还原的程度就和前面说的“100%信息渠道”息息相关。

至于情商,除了观察与反应能力,还必须要有应变能力。而且,情商除了对具体问题的观察,还要有对自身与他人情绪的感受能力。这一点就算是没有受过电子产品“毒害”的一代人都未必能保证,更何况放弃了锻炼这方面能力的下一代呢?更别说,现在的演员演戏演得越来越差,看他们演戏只怕是喜怒哀乐都观察不出来哟~什么你说动画片?动画片里的人的表情能作为现实中人的表情参考?就那张只有5官的脸,而且比例还失调?别开玩笑了。而且,只要是了解配音行业的人都知道,做动画这类的配音,情感要比真人剧更丰富和夸张,才不至于让人觉得平淡无聊。也就是,看这些节目所得来的经验根本不能作为参考——这好像是废话吧?不会真有人把文艺作品当做为人处世的参考吧?既然不会,难道不担心孩子们下意识就跟着学吗?以前说猫和老鼠有暴力行为不可取,难道这种不靠谱的信息就可取了?

再者,就算是再好的作品,对现实的还原度一定也是达不到100%的。先不说信息渠道的问题,很多作品的背景是靠脑补的,靠逻辑推理去理解的,而且用的依然是成年人的思维方式。而孩子们还并不具备分析这样信息的能力,因为他们的感知觉还在发展过程中,逻辑思考能力更是还没开始萌芽——心理学提示:逻辑思维能力大概在上小学的年纪才开始萌芽,在15岁左右能形成相对自洽的思考逻辑。然而这还并不是严密的逻辑,仅仅是思考能力的基础打好了,而个人也基本建立起的对世界粗浅的理解。所以我们会看到大多数未成年人写的、称得上有意思的文章都是从十五岁前后开始出现的。在那之前,绝大多数孩子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套模板记录事件,能表达一点自己的真情实感,已经是高分作文了。

文字语言是一个人内在世界的表达。内在世界丰富的人尚且未必能把这份丰富用语言传达,那么内在世界贫乏的人岂不是更乏善可陈了?就算给他很强的表达能力又如何?只给顶级画家黑白颜料,难道他就能画出人人都能看懂的彩虹来?

说来也巧,黑白红黄蓝,正好是三原色加亮度,五种颜色,似乎就能调出世间万物的颜色。

而视听嗅味触,正好也是五种,才能让我们大脑中感知到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

甚至于,我们嗅觉还不如猫狗,眼睛不如鸟类,触觉不如昆虫,味觉不如爬行动物……

本身加起来都“差”成这样了,我们还要限制孩子们对信息的接受量吗?

关键是,你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被能够积极投入到真实世界的孩子所抛离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386评论 6 47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93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851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953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971评论 5 36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784评论 1 28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126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6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14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744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858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79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8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05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78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24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90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