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种父母讲话类型中,建议和提示,从长远来看有助于我们自我调控技能,而命令却削弱了这种技能 。科学对于适度使用命令的情况并不是很确定。事实上,科学并没有绝对否定命令型管教。在早期阶段直接且清晰的命令似乎会促进孩子学习规则的能力,并培养予执行功能和自我调控能力,产生相关的适当行为 。
对于孩子来说,最适宜的环境必定是温暖培育型和积极回应型的环境。而对孩子们来说,有压力的环境是负面消极的,会抑制执行功能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并对孩子和孩子成年后产生影响 。
2021.1.11
读书笔记:父母用来应对不可接受行为的语言,在决定孩子的自我感受方面至关重要。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变得积极,但由于孩子与期望不同,我们对孩子的某些行为进行批评,会帮助他们明白自己是善良的,只是犯了一个可以挽救的错误,而不是让他们发现自己很差劲 。
2021.1.12
父母一边给孩子读故事,一边敏锐的观察孩子,为的是看看哪一部分的情节最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然后再因此做出相应的调整。换句话说,共情关注是阅读过程中的关键。因此,孩子能够轻松愉快地从故事中学到知识,而不用强迫自己去关注不感兴趣的情节 。充分交流是分享阅读的第二步,他对于孩子智力开发的益处其实很好理解 。一旦出现一些生词,父母跟孩子讨论故事的时候就要反复地重复他们。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加深对他们的印象。孩子稍大一点儿,父母跟他们充分交流时,还可以用轮流谈谈话的方式 。比如,父母可以给孩子抛出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像故事所引发的思考,对于故事的感受等等 ,由于不能直接从书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孩子必须不断地反思和推敲,才能得出自己的答案。
2021.1.13
读书笔记: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且孩子有一定经验的谈话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引起孩子的思考和讨论。
讲故事不仅仅是读故事书,我们应该用技巧,一步步引发幼儿的思考,让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得到锻炼。
2021.1.14
话语不但可以开发孩子的大脑,还能规范孩子的行为 。如果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们的自制力的话,他们将会终身受益。比如学会集中注意力,听从指令,独立解决问题等克制冲动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对于学习来说,这些都是孩子必备的素质。
让孩子们自己做主是培养自制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所有的决定都是由大人做出的话,那么孩子永远也不会有机会思考自己该采取怎样的行动或者自这样的行动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当父母让孩子自己做主时,他们就会思考面前有哪些选择,并对他们进行一番权衡,在作出决定最后予以执行 。父母给孩子提供选择,其实就是在鼓励孩子独立思考 。
20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