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汣月
今天我遭遇了一件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我那六年级的儿子竟然忘记了拼音字母,坚持要我重新为他复习一遍。
我:……(心中仿佛有一百只乌鸦飞过)
六年级的孩子怎么会忘记拼音字母呢?我疑惑地问他:“你能区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吗?”
他坦率地回答:“分不清。”
我更加困惑了,记得他一年级时拼音学得不错,难道二到六年级的课程中不再涉及拼音了吗?
他解释道:“平时不怎么用,就忘了。”
我一时语塞。
他接着说开学要考拼音,得赶紧复习。这时,我一年级的女儿,正热乎着刚学的拼音,自告奋勇地表示可以帮哥哥复习。
于是,两兄妹开始了他们的学习时光,而我则在一旁观察。女儿从单韵母开始教起,然后是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从儿子的表情来看,他显然有些困惑,大部分内容都已遗忘。他甚至自作主张地认为妹妹教错了,这让妹妹急得大叫。哥哥不解地问:“你急什么?我只是有点疑问。”
女儿的回答却让我意外地“中枪”了。她指着我说:“我跟妈妈学的,妈妈平时就这样跟我急……”
儿子听后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表示认同。
听到这样的评价,我一时也蒙了。难道我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就是“急躁”吗?我平时经常对他们吼叫吗?虽然这件事看似不大,但孩子们已经给我贴上了“不合格”的标签,并且,他们已经学会了这种不良的情绪表达。
我小心翼翼地问:“妈妈平时经常吼你们吗?对你们没有耐心吗?”
两人同时点头。
我心里闪过一丝不安,脆弱的心要开始滴血了,我自认为一直以来都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比如当孩子想出去玩时,我虽然第一反应是拒绝,但转念一想,如果我是孩子,被拒绝后心情会怎样?肯定是不开心。因此,经过换位思考后,我总会满足他们的愿望。
然而,有时候面对他们的问题,我会表现出不好的情绪,尤其是在我心情不佳时。如今,这些情绪反应竟成了孩子们模仿的对象,他们模仿得理所当然,理直气壮。
我确实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了。自己的不良情绪真的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我们的行为会被孩子模仿。在他们这个分辨不清好坏的年龄,在他们心里,总以为父母做的就是对的。因此,我们必须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通过我们的潜移默化,他们会复刻我们的行为。可见,我们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深远。孩子给我上了一课,这一课,我要反思,要改正,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仅在情绪这一方面,还有其他许多地方都需要注意。
这件事情,我还需要与孩子们进行沟通。并试探一下其他方面还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已被他们模仿到了。有了错误就要改正,孩子如此,我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