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自董其昌的《画诀》,揭示画家习得“气韵”的方法,后来变成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因为人的所有行为都不会超出认识和实践的范畴,所以这句话几乎在任何人的任何人生阶段都适用。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爸爸让我每天写日记。日记是不能写流水账的,可是再善于观察的眼睛也很难一年365天日日都有新发现,因此我的日记里经常记些与当日无关的、虚无缥缈的“哲思”。流水账的问题虽然得到解决,更大的问题开始浮现。那些虚无缥缈的“哲思”,结合我那个时候阅读的《基督山伯爵》《巴黎圣母院》《飘》如此种种内容距离无产阶级少年生活十分遥远的外国名著,奠定了我整个人虚无主义的基础。经历过和见识过的东西太过于匮乏,导致我精神上的东西远远地超过了实践所需,只能毫无目的地满溢到无所谓的地方去。很有意思的是,我那个时候写在日记里的众多“哲思”之一,就包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具体内容我已记不得,大概就是把这句话最浅显的意思揉碎了写成一篇短小的日记,最终得出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缺一不可的显而易见的结论。放在现在称得上“废话文学”。
相当惭愧,相比较初中,我的年纪几乎增长了一倍,没有多读多少书,经历与见识也没有增长多少。放着“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天平,目前达到了两败俱伤的平衡。如今,即将迈入职场的牛马脑袋空空,我的虚无主义反而需要偶尔读读书得以缓解。但是智能手机入侵人类大脑,习惯了碎片化信息的我暂时失去了专注于阅读整本书的能力。为了使精神食粮仍能被输送,我在手机桌面放了一个类似“每日一句”作用的小组件。有一天的句子很有意思,大概是说“你喜欢读书,是因为外面的世界时刻在变化,而书是具体的,是确定的”。一开始我不是很认同这种说法,因为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外界的生活才是具体的,而书中的内容是飘渺抽象的。后来我突然从另一个角度与这句话和解了。文字意义虽然抽象,但从打开书的第一页开始,它的起承转合都是确定的,至多有理解的不同,不会随着人所处的境地改变。而现实生活充满未知与挑战,我在“行万里路”的途中长久地面对不定性,才会主动转而去书中寻找确定性,也是追寻精神状态的平衡。
我觉得这个角度很特别,它在某种程度上解答了我关于追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困惑。“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可以被当做用来平衡生活状态的工具,而不是一种用以评判生活的标准。“书”和“路”的功能都是相对的,关键在于我真实地感受自己所处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