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烧纸
到了老坟地,姐姐和妹妹摆好贡品,用木棍在父母的坟前画了一个圈儿,我赶忙到包括爷爷奶奶在内的其他坟头钱都画上一个圈儿,把成兜儿的纸钱倒在其中,又把鞭炮顺着麦地的岗子放好。
烧纸钱,放鞭炮,祭酒,因为父亲和叔叔生前都喜欢喝酒,姐姐每一次烧纸都会备一瓶好酒。一旁的姐姐、妹妹和年逾七旬的姑姑早已哭声一片。虽然,自己内心一直都觉得哭坟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此情此景之下,也禁不住泪水潸然。
烧纸钱
刚开始,姐姐、妹妹和姑姑全都蹲在父母的坟前哭。鞭炮完全停息后,姐姐在姑父的劝说下停止了哭泣,然后起身帮着姑父一起劝说着妹妹和姑姑。约莫一两分钟后,姑姑也在姐姐的劝说之下停止了哭泣。仅剩下妹妹一个人在姑父的的劝说下依然没有停息。就在姐姐劝停姑姑后转身想要帮着姑父一起劝说妹妹的时候,姑姑竟然转身走到爷爷奶奶的坟前放声痛哭起来。看到烧纸钱的火堆慢慢地燃尽,我也提醒妹妹和姐姐去劝说姑姑。
走出老坟地,姑父和姑姑忽然说时间还早,她们就直接回了。我和姐姐妹妹一听赶紧劝阻,天底下哪有姑姑回娘家烧完纸饿着肚子回家的?况且,娘家又不是没有人。然而,无论如何劝说,姑姑和姑父都不为所动,即便是我和妹妹生拉硬拽的拖到了村口的饭店附近,依然还是要坚持要回去。直到听到此起彼伏的催行喇叭声响起,才发现因为姑姑的电动三轮车长时间停在路口竟然导致了原本就不算太宽敞的乡下道路的阻塞。既然挽留不住,只好提醒姑姑和姑父注意安全后让其离开。
因为家里长时间没人,动手做饭吃一很不现实,可能姑姑她们也是考虑到不方便这一点儿才坚持回去的。只是,目前的社会形势下,不要说是到了自己的老家,即便是到了外面的什么地方,只要要求不是太高,想要随便填饱肚子应该不会是什么难事吧。
跟姐姐妹妹一商量,便拐进村头的小饭店。小饭店是本村一个远门的叔叔开的,平时回来或家里有什么事情都会在这里安排。
开店的叔叔也很会做生意,看到我们只有三个人吃饭,便推荐了一荤一素两个拿手菜,说是再适当配点儿面什么的主食就够了。考虑到三个人俩菜有点偏少,便又自作主张添加了一荤一素共计四个菜,然而,等到菜一上桌就发现自己错的有多离谱了。可能,跟乡下的现实有一定的关系,每一份菜的量都比较大,别说想要再吃点儿主食了,菜都没吃完就已经吃饱了。最后,考虑到菜味儿比较适合自己的口味,不得不选择打包了其中的半份儿。待到结账的时候,叔叔和婶子先是不收钱,在我的一再坚持下也是仅收了八十块钱。
回到家里,坐在街对面对面堂哥家的大门口,晒着和煦的阳光,和几个吃完饭闲来没事儿做的左邻右舍山南海北的聊着。直到姐姐和妹妹起身要回家的时候,看看时间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回到屋子里看了看晚上送蜡需要的东西,发现竟然缺少了鞭炮和点货需要的打火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