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卡第22天(20210213)
(教学类第2本王晓虹主编的《“三问”教学法》)
读第200页——220页,读有所得:
1.教师可以依据不同的教学策略设计不同的路径和方法,这是可以不断革故鼎新的教学过程。它需要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此案”即教学起点,从教材到学生充分了解,还要有对教学工作“彼岸”学科核心素养有层次分明的了然,在这两者之间架起由“此”及“彼”的桥梁。最终实现“殊途同归”,使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2.学生的作文很多都不是真实情况的再现,也不是真情实感的表达。不可否认,作文当中适当的虚构非常必要,但这种虚构只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真实的情感而做出的些许调整,绝对不是喊口号、扯大旗的说空话。
3.上海市第六十中学的课程教学改革始终关注研究文化的培养,在推动学科个性化优势发展的过程中,开展了以学习为中心的“三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要求教师在教学实施中思考并解决三个问题:“第一问”指向学情分析与目标设定,“第二问”指向教学内容与策略方法,“第三问”指向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这三个部分关联循环,螺旋式提升。
(管理类第2本书:苏君阳主编《校长如何优化内部管理》)
读第200——220页,读有所得:
1.学校管理涉及人、财、物等各个方面,但最为重要的是生存在学校中的人(师生),学校民主管理的核心就是尊重人、关心人,促进人的发展。只有始终把学校中的人的利益放到第一位,通过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才能促进民主管理的实施。
2.校长要首先树立民主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做出重大的决议时,要充分考虑学校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使每一个人的合理需要都能够得到满足,使学校发展获得充分的人力支持。
3.民主的科学化首先要保障参与民主的人的素质,民主决策的参与者不仅要具备能够独立思考、分辨是非、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具备能够把个人“私利”与学校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考虑的意识。